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然而由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小微企业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和问题。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出现困难和问题,尽管有金融危机的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因素,但政府放权不到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策略之一,就是政府要实现从形式放权到实质放权的制度创新,放权的内容应该包括政策放权、管理放权和社会放权。而政府在实质放权中要加强自身的改革,从剥离职能、改变管理方式、培育非政府组织入手,为解决小微企业的困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是循着政府自上而下放权的范式来进行的。本首先从政府动力和能力两个角度对放权范式作出理论分析,继而通过对80年代中国政企关系改革的历史进程的政治学分析,对放权范式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加以认识。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三个方面转变传统的放权范式,这对中国政企关系改革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内控、风控、内审三位一体的内控体系,防范改革放权的风险,实现放权与管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放权让利、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产权一元化的传统产权制度。国家作为企业的唯一所有者,决定了政府必然要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维护自己作为所有者的利益。这样,给所属企业扩权不可能跳出政府的圈子:政府觉得放权有利于增加资产收益就放权,反之就收权。  相似文献   

5.
主诉检察官制度的实施原则,即检察一体原则、逐步放权与监督制约相结合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主诉检察官制度的实施措施,即严格选任、培养梯队,适度放权、理清关系,健全机制、合理监督。  相似文献   

6.
方骏 《发展》2014,(10):8-8
正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一轮改革蓝图。从1978年开始,35年弹指一挥间,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推进。1978—1983年,放权让利改革起点是1978年,当时的国企只是一个指令性计划的执行者,利润上交财政、亏损由财政补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进入初期的放权让利阶段,试图在计划经济框架内,通过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活力。自主权的扩大和利润留成制度的实行,激活了国企的盈利意识和发展意识,为逐步适应市场竞争初步奠定  相似文献   

7.
杨阳 《北方经济》2006,(1):76-77
一、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预算体系凌乱,存在预算主体多元化现象 在以"放权让利"为指导思想的财税政策影响下,财政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关系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放权让利"的政策确实激发了各职能部门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放权让利使得财政部门无法有效地行使预算管理权利.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着手建设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号     
《宁波经济》2014,(6):11-11
国务院批转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更大限度放权松绑 国务院近日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意见全文日前在中国政府网上公布。“重点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大限度地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分支机构的增加,传统小公司的集权管理模式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但充分放权后,失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诸侯割据与总公司分庭抗礼的事情。集权?放权?如何才能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探讨"大跃进"时期财政放权的核心内容、深远影响及其真正动因。促成"大跃进"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细微调整,财政的放权缓解了中央政府的投资压力,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实现了工业再积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和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央地财政关系服务于工业化进程并依工业化不同阶段而适时调整。对于"大跃进"时期财政放权的认识和解读不应仅局限于财政管理体制的层面,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工业布局产生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制度建设是有效发挥组织功能的根本保障.对每一个单位或组织,一套好的制度无疑能给日常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要结合每个干部的不同类型进行适度放权.适度放权可以提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生产力得到延续,干部得到发展的机会,可得到优势互补,可使干部之间气氛和谐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早期探索:尝试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探索如何搞活国有企业,当时的主要措施是放权让利。在80年代初期,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在放权让利的同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今日重庆》2009,(12):5-5
传承六点精神:一是依法行政理念深入骨髓。二是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三是廉洁奉公、节约从简。四是把百姓放在心上。五是善于放权、敢于担当。六是注重班子团结、和衰共济。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2013,(4):86-87
主持人语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较难,简政放权更难。那么简政放权难在哪?关键在哪?如何简政?又如何放权?"限权"与"放权"如何权衡?权力又如何制约?这些问题也许就是简政放权的核心。有人说,简政放权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为了让政府轻装上阵,集中力量做好该做的事情。有人说,简政放权是为了减少审批层次,提高办事效率,使各级在申报项目、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有了更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走上集团化发展道路之后,公司高层的直接管理已经不能覆盖集团的各个方面,需要逐步开始放权。“放权之后,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正在成为对分公司财务管理的一种流行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姚顺波说。世界500强企业实现财务集中控制的已达80%。  相似文献   

16.
林金灼 《北方经济》2009,(13):76-77
财税领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国的财税改革从中央对地方放权让利、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利税分离开始,直到1994年以后,才形成比较规范、统一的分税制.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始终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即所有制社会结构的多元化问题;二是全民所有制内部权利结构调整即在产权关系上改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探讨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观点已经被普遍接受,争论的焦点在于全民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国有制的改革,不仅是一个非常复杂、敏感的问题,而且是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国有制企业改革的最初思路是:通过国家放权让利,促使企业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经济实体。在放权于企业、工业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等一系列措施以后,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部分独立的经济利益。但是,放权让利既没有使企业完全摆脱行政机关附属物的地位,也没有调动起企业追求长期利益的积极性,反而激化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对企业实行责权利三结合,这应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构想,但问题是这个构想却没有建立在有制度保证的坚实的  相似文献   

18.
刘晓翠 《上海国资》2012,(10):76-77
集团管控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一直是管理的难点。在经济寒冬时期,如何达到集权与放权的平衡,关系到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国有上市公司中的治理、管理问题 吴敬琏以1993年为分界点,将我国的企业改革划分为“放权让利”阶段(1993年之前)与公司化改革阶段(1993年之后)。由于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的“放权让利”改革逐步触及到产权问题,界定所有权、明确排他性产权的公司化改革应运而生。在公司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企改革采取了“抓大放小”的分层次战略,中小型国有企业基本通过卖给企业内部、卖给私人、  相似文献   

20.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十八大报告的着重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十八大以后,行政体制改革将成为整个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减政放权,优化政府职能结构,探索公共治理新模式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西藏县级政府在改革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的分析,提出了适当增加县级政府行政编制;改善基层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向县、乡政府放权;在社会建设中推进社会管理,探索政府有效运行常态化工作新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