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1,(7):17-17
“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紧紧围绕农牧区和农牧民这个重点,抓住“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33%,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科学技术普及率达到80%,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信仰自信的关键所在。农牧民群众既是西藏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西藏农牧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必须充分发挥西藏农牧区各族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始终和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推进西藏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西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本途径,对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世纪的临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60万各族农牧民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九十年代初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四大消费热点已被今天的安电话、买保险、购农机、订书报所代替。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锡盟农牧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199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907元,列内蒙古之首。住在苏尼特左旗红格尔苏木(乡)的蒙占族牧民巴图苏和,指着桌上的电话高兴地说:“河北的牛羊价、毛价打个电话就知道了。他们来收购,我们心里有底,真是太方便了。”据了解,目前全盟农牧区已有电话8000多部,其中移动电话200多部。目前,全…  相似文献   

4.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我国近期内将加入世贸组织 ,我州的农业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保持海西农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必须依靠现有的教育基础 ,把握好时代发展的特征 ,在加大农牧民的科技教育 ,实施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提高乡、村干部及农牧民的科技素质上下功夫。一、海西农牧民科技教育的现状近年来 ,海西的农牧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以农科教相结合、“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为主要标志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1995,(12):31-31
“八五”时期我国农村科普工作呈现勃勃生机记者从全国农村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八五”期间,全国亿万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农村科普的组织、培训、示范和宣传体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八五”期间,全国农村科技培力1超过...  相似文献   

6.
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改善农牧区卫生条件,保护农牧区劳动力资源是全面发展和繁荣农牧区经济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也是实现农牧民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民人均收入不高、经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从健康角度看,如何使农牧民群众在低投入条件下获得必要的健康保障,提高劳动力健康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农牧民共同迈入文明富裕的小康生活是当前农牧区卫生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建立和发展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特别针对改善农村牧区环境,加强地区基础建设,逐步在各地区推进农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从政策层面给予农牧区支持,为改善民生问题做先行准备。因此,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收入,在自治区范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内蒙古“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问题及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繁荣农牧区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牧区阵地,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牧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海西州农牧区经济持续发展,农牧区面貌和农牧民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区的农牧区经济得到了稳步增长,但农牧民的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我区大多数人口在农牧区,如果农牧业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牧区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进而影响全区社会的稳定;如果农牧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尤其是农牧民现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牧区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任务,采取多方面措施,不断探索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把农牧民是否增收,作为衡量农牧区、农牧业工作的重要标准来抓.  相似文献   

10.
德令哈市现有4个农牧结合的乡,1个纯农业乡。为了使改革后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找到新的途径和办法,从1997年起在全市农牧区开展“十星级文明农牧户”评选活动。紧紧围绕“学科技、进市场、讲文明、奔小康”这一中心,从创建文明户抓起,一个一个地解决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提高乡村文明水平。以“十星级文明农牧户”评比活动的健康开展,以文明村社、文明乡的不断涌现,全面推进农牧区两文明建设。一、评选活动的基本情况为了使评选十星级文明农牧户活动在全市农牧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作为统揽农牧区精神…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清流县科协从本县农民科学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科技知识渠道不多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计划,规定每个月都要开展一次科普宣传或科技培训活动。从2005年8月至2006年底,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8期,8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接受培训。  相似文献   

12.
初级阶段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哪些“个性”特点呢? ——农牧区物质发展水平低,农牧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受制于贫困,物质基础单薄,制约了精神文明发展:智力支持不足,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土壤最容易滋生非社会主义的愚昧落后。农牧区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低,不仅使精神文明建设有“釜底抽薪”之虞,而且导致愚昧落后野蛮迷信滋长蔓延。农牧区两个文明建设要争取与内地  相似文献   

13.
对全面建立海西农牧区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是全州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州农牧区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0%,广大农牧民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存)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此,在我州农牧区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三大基本保障的完善是其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1,(8):19-19
“三包”政策是中央给予西藏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从1985年开始,西藏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  相似文献   

15.
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从广义上讲包括各种类型的农牧业合作社、农牧民专业协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区股份合作制企业。从狭义上理解,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各种类型的专业农牧业合作社,并把专业农牧业合作社界定为“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本文是从广义上讲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6.
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农牧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关系到农牧区的社会稳定,也关系党和政府在农牧区的威信和执政地位.为了解日喀市农牧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现状,破解日喀则市农牧民增收的难题,日喀则地委党校课题组深入日喀则市甲措雄、纳尔和聂日雄三乡,以问卷、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消费状况、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及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从多方面分析制约日喀则市农牧区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和阻碍农牧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3月7日,四川省江油市2014年“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活动在永胜镇启动,农业、畜牧、计生、文化、卫生等十多个部门的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为广大农村群众送去了实用、有效的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经济研究》2009,(3):88-88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为切实做好这项关系到我省农牧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惠民工程,解决农牧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我省“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2857个已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工程。  相似文献   

19.
我区"十二件实事"进展顺利 今年我区"十二实事"资金落实到位,工作进展顺利,广大农牧民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抓好"十二件实事"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组织力量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谋利益。 目前,计划投资24亿元的通电、通路、通话、人畜饮水、科技培训和推广、乡村学校建设、农牧区合作医疗、乡镇医院建设、广播电话"村村通"、扶贫点建设、税费改革、农牧区信贷等12件实事,已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西藏的新农牧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呢?是农牧民。新农牧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聚焦于农牧民,着眼于一代又一代新型农牧民的不断涌现。因此,西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