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人们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旅游形式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新业态正是旅游市场迎合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的业态形式。本文初步阐述了旅游新业态的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新业态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旅游新业态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发展8种乡村旅游新型业态的基础之上,发展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促进门头沟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与升级。本文分析了门头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并提出了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主要类型,阐述了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产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旅游创新业态能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加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基于业态创新视角从旅游产品形态创新、旅游业态主体创新、旅游综合业态创新三方面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田青刚 《特区经济》2010,(9):153-155
"旅游业态"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近几年来的事情。旅游业态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性。无论古代、近代乃至现当代旅游业态形式中,都融入了很多非物质文化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5.
田青刚 《改革与战略》2011,27(1):133-135
“旅游业态”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近几年来的事情。旅游业态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性。无论古代、近代乃至现当代旅游业态形式中,都融入了很多非物质文化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在全面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殊 《北方经济》2013,(6):25-26
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是各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型业态的重要举措,旅游消费需求有着巨大的市场,同时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能在激烈竞争中培养适应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从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并对如何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等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着新兴旅游业态的出现,培训旅游成为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业态形式。旅行社介入培训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开创蓝海市场;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9.
如今,每逢节假日,很多城市家庭都会选择到农村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过几天逍遥的乡村生活。目前,我国每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0亿人民币。随着全国各地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产生旅游农业这样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资源利用的一个新业态,而旅游专业合作社也成为一个新事物。  相似文献   

10.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是旅游研究焦点和热点之一。文章在分析常熟工业旅游概况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工业旅游发展所具备条件,提出了工业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与世界》2023,(6):71-71
May 21 is the International Tea Day designa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On May 16,The Tea for Harmony:Yaji Cultural Salon-jointly planned by the Chongq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a Cultural Center in Parislaunched the"Chongqing Window"exchange and promotion activity series in Paris.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与世界》2022,(1):40-40
On December 17th-19th, 2021, the 2021 China Original Folk Song Festival was held in Chongqing. The festival was co-hos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the Chongq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co-organized by the Center for Ethnic and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Developmen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Chongq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Qianjiang District Government, Shizhu County Government, and Pengshui County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3.
张立峰  鹿磊 《特区经济》2010,(11):167-169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城市工业遗产,还可以不断提升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工业城市,其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拥有很多特殊优势。文章在研究大连工业遗产历史形成的基础上,探析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意,从而激发大连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7月16日,“新加坡·重庆周”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启幕,两地携手书写渝新山海情,共谱新时代合作新篇章。启动仪式上,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冉华章和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署长潘政志,共同启动“‘重’‘新’出发·渝新双枢纽双向游”活动。作为“新加坡·重庆周”系列活动之一,重庆—新加坡旅游推介会同期举行。冉华章在推介会上表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重庆人到新加坡旅游、留学、工作,重庆也真诚期待与新加坡朋友共享旅游发展的巨大市场与机遇。市文化旅游委推介人作重庆旅游整体推介,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壮丽长江三峡、8D魔幻都市等重庆自然和人文景观。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推介人作渝新航线专题推介。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东京站当地时间5月19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与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共同主办的2023重庆全球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东京站)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诤、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原总领事、日中协会理事长濑野清水等100余名嘉宾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6.
Lisa  勇森 《走向世界》2011,(23):36-37
第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海洋局、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青岛市奥帆城市发展促进会、市体育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旅游局、市外办、市帆协、市城投集团等部门作为承办单位,将于8月20日至9月4日在奥帆中心举行,为期16天。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铁路网络,各局的变化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影响深刻。通过分析铁路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取得成效,得悉国外铁路旅游研究重点体现在铁路旅游对环境影响评价、旅游专列开发和旅游者行为、铁路旅游教育、区域产业集聚等。国内研究主要是区域经济理论应用、铁路旅游研究主题、技术方法的创新、社会经济效用和发展策略。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邝奕轩 《特区经济》2010,(11):165-166
旅游业在海口市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贡献,循环经济对于海口市这样一个既需要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而资源又相对稀缺的海岛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海口市旅游业循环经济建设不能只是市场和国家的结合,必须是包括社区在内的三个组织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利条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剑峰 《特区经济》2006,(12):198-200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健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有较好的运行基础,在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引导下,通过黄金周、双休日等的休假制度牵引和区域内合作的深化,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系统优势。国家旅游局为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新的亮点,确立了“2006中国乡村游”全国旅游宣传主题,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宣传口号,更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叶娅丽 《特区经济》2011,(9):154-155
本文阐述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找出了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拓展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设想:加大宣传力度;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进行系统性旅游开发;充分利用非遗节与新非遗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