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70年筚路蓝缕,70年砥砺奋进,宁波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农业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3.2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0.3亿元,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余元增加到2018年的2万亿余元,服务业占GDP总量由1978年的19%增加到2018年的45.9%……一组组掷地有声的数据,记录着宁波人民创新实干的脚步,也见证着宁波经济的腾飞。70年来,宁波"三农"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从民生凋敝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宁波“三农”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发生了深刻变化,宁波"三农"发展进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特殊时期。如何促进"三农"发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宁波的实践、推动我市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具有重要意义。一、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新常态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转型的过程,也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波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三农"问题出现了新的态势与特点,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但在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宁波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诸多的  相似文献   

4.
<正>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从民生凋敝到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根本,把贯彻中央精神和立足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理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深刻变革,创造了许多具有宁波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和做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来,宁波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从宁海桑洲村的第一份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书、慈溪胜山的第一个农村市场,到象山爵溪的首个亿  相似文献   

5.
周定娥  熊德平 《宁波经济》2011,(20):11-13,17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发展宁波农村现代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宁波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出原因,并对未来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将是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深层次发展正面临着众多问题的约束,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呈现出滞缓的态势。因此,文章主要提出了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持续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理念指导,牢固树立"跳出三农抓三农"意识;科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等四个发展思路,旨在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姚蓓军 《宁波通讯》2014,(23):20-22
<正>近年来,宁波保险业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各项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改革,在完善我市现代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灾害救助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农村保险互助社等一系列全国领先的"宁波经验"和"宁波模式"。宁波市保险业勇立潮头第一,我市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多措并举,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多年来,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科学技术低下一直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并滋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章综合分析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科学选择农村的成人教育发展战略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农村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但依然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资金短缺是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我国风险投资在2000年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农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商业机会来看,风险投资加大农村农业投资是可行的。但是,要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进入农村农业领域,必须强化农村软硬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矢志不渝推进创业创新,依托港口之利、开放之先、体制之活、民企之多,走出一条切合中国特色、富含时代特征、具有宁波特质的港口城市发展路子。本期关注全面展示70年来宁波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成就,梳理总结宁波70年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当前的宁波,正以再领风气之先、勇攀开放高地的雄心,吹响"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号角,开启新一轮征程。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回顾宁波35年农村改革发展历程,探析宁波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我认为,要在高起点上开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四大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经济体之一,珠三角虽然城镇化水平已超过80%,工业化已到后期阶段,但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与农村经济关系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十一五”时期来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是重大的战略任务。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投入的需求因素从全局来看,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投入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建设,推进新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鲜明,农村和城市之间由于基础设施、发展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发展水平悬殊,农村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难题。文章利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分析发现,我国二元经济向一元转化中存在工业化发展缓慢、人口流转体制障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农业发展落后等障碍。"新四化"目标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应通过破解户籍制度瓶颈,加快土地流转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化,减轻农村土地承载压力;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解决我国农村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目前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约6.7亿,约占总人口的50.32%,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占国土面积约12.68%,农村经济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瓶颈",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包袱"。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之后提出新的发展模式下农村远景的设想,期望能达到整体经济水平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仅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近几年来的农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农村经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的引导。所以,在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虽然乡村振兴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但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因此,本文笔者将对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是宁波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宁波建设的一年。一年来,宁波以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为载体,以推进创新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完善"创新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新载体、新机制,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70%,发展农村经济对振兴县域和全省经济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是农业农村工作和县级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够 对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对小城镇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0.
子洲县"三农"工作仍很落后,存在问题较多,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