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敏华 《魅力中国》2011,(21):544-545
庄子智慧似乎与现代社会有着距离,现代社会强调竞争与进步,强调努力进取和获得成功。而庄子的处世哲学是无为而治,自由自在,顺其自然,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和“声名”的桎梏。然现代出现的这样平和发展的社会氛围,除了社会制度、社会进步等原因,我想还应该有思想文化原因,其中庄子思想文化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宗蓉 《魅力中国》2011,(8):243-243
庄子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无为”是庄子的主要思想之一,也是其精髓,“无为”思想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着重讨论下“无为”思想在教育中意蕴以及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天一合一”、“物我浑化”等观点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善增 《沪港经济》2008,(11):75-75
《庄子·养生主》有段描写庖丁解牛的文字:“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砉然向然,奏刀鼯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是商代的舞蹈,《经首》更早,是尧时的舞蹈,到庄子时代,也有千年以上,都是宫廷里才得一见的古典舞蹈。“舞”是步姿,“会”是手势。东方舞蹈,像今天的印度舞、中国傣族舞,舞步外更重手势的表演。正是因为这般优美,才引起了文惠君的连声赞叹。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荧范畴。《庄子》中有众多的意象。其中“木”意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庄子》作者无用之大用及自然随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宝贵敏 《新西部(上)》2007,(7X):116-117,121
该文试对孔子与庄子的治国思想进行比较,二者皆认为治国要以修身为本,追求“有为”与“无为”的结合,并在治国理想无法实现之时,表现出“不进则止”的生存智慧,舍“外王”而回落到“内圣”的境界,同时,二者所构想的理想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与“至德之世”有殊途同归之妙。所以,探讨庄子与孔子的治国思想,其实质在于探讨二者的内圣外王贯通之道。  相似文献   

7.
庞晓建  李俊杰 《魅力中国》2011,(14):313-313
斯多葛学派和庄子思想中在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斯多葛派讲“依照自然本性生活”庄子认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当今,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们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差,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在这样问题的困惑下,对这两个派别伦理思想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的比较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三农"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凯雄 《南方经济》2004,3(6):33-35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对我国的“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技水平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毛泽东“三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理念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古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情况下生存与发展的最高境界:而科学发展观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人类由自然奴隶成为自然主人后的自我约束,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扬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天人合一”思想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为出发点,“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中“礼”是“仁”的表现手段,“仁”是“礼”的实质,这两者是统一的。孔子希望通过“礼治”来使社会有序,寄希望于“仁人”“圣君”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虽然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淑敏  杨璐 《魅力中国》2010,(26):298-299
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作为人类对于自己行为模式的反思越来越受到关注。庄子的思想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人与天一”的整体观、“齐万物”的平等观、“法天贵真”的技术观、“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态自由观等,这些思想对今天生态伦理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程雪 《魅力中国》2010,(25):201-201
“真人”是庄子在描绘其哲学人生境界时,所建立的一种超越了凡人境界的存在。在庄子的文中,“真人”不受外物所控制,能够逍遥于天地之间。文章以养神和养神两个方面为视角,阐述了其“真人”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1997,(3):54-55
一般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便立刻被眼前“有用”与“无用”的价值所影响,因而产生得失之心,顿失全盘、整体的考量。庄子的哲思,却教人在“无用”中默默耕耘,让“无用”而“有用”,成就“无所不用”的“大用”。一日庄子在外玩耍,突然有只黄雀飞来,黄雀很快地飞进树林里,没注意到庄子正拿着弹弓在打鸟。这时,庄子赶进树林一探究竟,发现黄雀飞入林中,为的是抓住一只正在捕食蝉的螳螂,正应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句话。庄子恍然大悟,难怪那只飞入树林的黄雀会视而不见,完全没有察觉庄子的存在。利与害的省思“见得而忘其…  相似文献   

14.
庄振祥 《上海经济》2013,(11):26-28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出身楚国公族,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更得到国际学术思想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何彦东 《魅力中国》2011,(7):332-332
庄子提出了“养神”的主张,指出“养形之人”与“养神之道”的区别,并通过对养形派的批判,以建立其独特的养神之说。庄子尽管在修持上强调养神,但也并非无视形体的存在。相反,幻想通过“虚静纯粹”的方法,到达形神合一,长生久视的逍遥境界。  相似文献   

16.
刘秉亚 《魅力中国》2009,(14):25-26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经学的主流思潮,它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而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的重要一个阶段,其主要代表阮籍和嵇康更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是老庄思想的继承者,同时又为玄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快山区工业发展?作者提出了三个三对策思路:一是要树立“三个思想”,即工业兴,经济兴思想;优先发展工业思想和依靠创新求发展思想。二是要突出“三个重点”,即要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要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要抓好技术改造,三是要落实“三项”措施,妈领导帮扶,部门帮助;政策鼓励,扶持发展;优化环境,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8.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基层央行作为区域性社会资金“总闸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抓好“廉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建设,确保金融系统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庄子     
《安徽省情省力》2006,(3):45-45
庄子,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田哲学思想根底的“纯粹经验”和作为西田哲学思想资源的老庄哲学中的“坐忘”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共通性,但两者之间在最终的指向上是决然不同的。不过,通过对庄子之“坐忘”的扬弃,西田以“纯粹经验”作为经验知识世界的思想根底,既为日本文化在经验知识世界中全面接受西方社会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合理性和推动力,也为日本文化精神保存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居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