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人们对它的谈论大都在经济学的层面上。但是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具有经济学和哲学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经济哲学的范畴。马克思探讨资本问题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帮助人们寻找发财致富的诀窍,而是透过资本研究背后的社会关系,找到无产阶级被剥削的实质,从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对于资本这个概念的理解必须要超越经济学的视野,在哲学和经济学的框架内横向和纵向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传统学界对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存在理解不足的现象.实际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是深刻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精华的,且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根基是隐性的社会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达到了同时代的高点.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领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是过程性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初次分析,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分裂的观点是赞同的.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经济学规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不自觉接受的.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中,构建了人本主义异化理论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到第二、三笔记本,马克思的视野发生了改变,开始不自觉地从客观逻辑分析市民社会,将劳动概念的理解和分工概念结合起来,将异化理论和客观逻辑结合起来.对于市民社会的研究,从理论上说,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现实意义是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建设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亮 《开放导报》2004,(2):110-111
通过对生命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及对“生命的经济价值”这个涉及哲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令人迷惑的概念进行解析,以期为安全经济学理论的建立提供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2年,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在于他在行为经济学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件事标示着现代经济学向“行为学转向”。但是这种转向对现代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崛起。特别是近年金融市场危机不断,股市震荡不已的时候,行为金融学更是为人们所重视,成为金融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它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现代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中介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学说对于金融中介的存在与作用进行了解释,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更能够合理的解释金融中介的现象。本文通过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以及制度因素,对于金融中介的理论的演进背景、主要理论思想,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归纳、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6.
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建立,助推了经济学家对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重新审视,1991年,克罗格曼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引入到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分析上,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分析对于空间维度的忽略,开启了新地理经济学研究的浪潮。空间集聚或扩散是集聚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克罗格曼之后的经济学家致力于拓展向心力因素或离心力因素的范围。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机理、明确新地理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一切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最受人关注的,因为它研究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吃、穿、住、行。所以,无论古今中外,经济学都是热门话题,都有许多派别,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毛泽东在讲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说,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派别可以自由争论。经济学的不同派别,对于繁荣社会科学,促进经济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本期发表的杨永华教授的《论以卓炯为学术代表的岭南经济学派》一文,提出了岭南经济学派这一名称。在该文中,作者运用大量的材料,介绍了以老一辈经济学家卓炯为主要代表的岭南经济学家,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辛勤耕耘,刻苦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过程。早在60年代初,卓炯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1979年春,岭南经济学家们提出  相似文献   

8.
杜威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价值理论的分析,给价值理论注入了经验因素,就此可以说其价值哲学对以往的价值哲学具有颠覆性作用。他认为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评价。只有当对那些支撑目的-手段关系的事物的探究得到了系统的指导,而且这一探究的结果在具体过程中控制性引导了兴趣和目的的建构时,一种实际的评价理论才完成。杜威评价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把价值判断完全还原为科学判断,以及一个人在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去影响和改变他人价值判断时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9.
王志军 《开放导报》2001,(10):36-37
金融创新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金融创新是当今金融全球化的金融技术基础(李扬、黄金老,1999)。西方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少的理论和观点。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西尔伯的约束引致假说,凯恩的监管的辩证法,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德塞等人的特征向量空间模拟以及制度经济学的金融成本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动因,为后来的金融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在不完全市场中的证券设计与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建立了一批金融创新模型,并借鉴产业经济中的创新理论对金融创新的采用与扩散进行理论研究。本将对80年代后期以来国外金融创新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模型和理论做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频发的金融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金融领域中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不仅发现二者可借鉴之处,还可在实际分析中将二者联系一起,为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成为影响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大事件,理解此次危机的形成机理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对于理解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提供了一个视角,并从真实需求不足与经济衰退的本质、寻求经济增长的"正确"方法、警惕"自我正名"的市场恐慌、增强凯恩斯契约的有效性、反思市场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五个方面探讨了此书对理解此次危机的诸多启示,进而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经济体应从克鲁格曼的警示中获取思想养分,以期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并探求未来的经济复苏和繁荣路径.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brand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at I apply to history is called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eyond economic history it is being widely accepted and adopted by not only economists, but political scientists, soci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and scholars from business schools and law schools as well. The reasons are not hard to see. This new approach confronts the very real problems of our society, integrates research from all the social sciences, draws from and integrates the results with micro-economic theory, and delves into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urces of decision making.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it is enjoying ever increasing popularity as reflect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NIE) and spectacularly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meetings first in St. Louis in 1997 with Ronald Cease as president and the second this past September in Paris where I was president. The first meeting had participants from 24 countries and at the most recent international meeting we could not accommodate all those who wanted to participate.  相似文献   

13.
Economics in China has been neoclassicalized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s not a good theory of the market. It misleads both economists and govern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issues. China is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its defects. In contrast,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is a better theory of the market since it studies the real market, not an imaginary market.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conomics paradigms is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is missed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n the Austrian School economics and Schumpeterian economics,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soul of the market. The paradigm shift of economics is urgently needed but it will be a slow process. Chinese economists should play a role in this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了经济学(或称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原理)课程。由于经济学理论抽象、教学方法陈旧等,使得培养和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探讨经济学教学新方法,构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叶航 《南方经济》2014,(6):75-80
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一些非主流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个新的、超越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对新兴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方面的创新进行了阐释,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前瞻性地把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创新思潮,从而缩短中国经济学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黄信 《改革与战略》2012,28(1):6-10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形成时最好的前提假设。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经济分析视角在不断变化,由此推动了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与经济学分析离不开人的要求相一致。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当今中国,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应该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认为,如同传统经济学把经济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一样,人的发展经济学应在正确理解人与经济学关系的基础上,找准对人的发展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在理论上存在严重悖论,经济人假设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研究方法论更具有科学性。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研究目标是推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和分享剩余”。增加和分享剩余的评价方法是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波动性作为股票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越来越成为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这些研究的角度、方法和结论都不尽相同。本文通过集中梳理最近二十年国内外对于股市波动性的研究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提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凯南  程臻宇 《南方经济》2018,37(11):15-26
自从沃尔顿·汉密尔顿1918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提出的"经济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以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已经历经百年。文章尝试对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剖析,着重阐述制度均衡分析从完全合同理论到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发展,以及制度演化分析从演化到共同演化理论的发展,并基于均衡分析和演化分析的范式融合与超越,展望前沿理论的发展方向。制度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发展需要将制度的激励功能和认知功能、将个体的选择行为和被环境选择行为、将均衡的产生和内生演变等纳入统一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