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5,(44):14-15
【香港《香港商报》10月24日】 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它曾被预言为中国下一个经济极速增长带。而近日有专家指出,由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三个城镇密集地区组成的环渤海,目前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圈。熟悉环渤海经济圈的专家指出,目前的环渤海经济圈内各路“诸侯”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计划,北京、天津已经联手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山东的“半岛都市群”战略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环渤海经济圈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  相似文献   

2.
综合经济圈     
综合经济圈综合经济圈是空间经济布局的一种地域单元。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建设的相似性或互补性出发,组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地域,是在打破行政分割,发挥各级中心城市功能和发展城市、地区与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环日本海经济圈概念的由来 所谓环日本海经济圈,是指日本海沿岸各国和地区(即苏联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北南双方和日本)通过多边经济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经济圈。 环日本海经济圈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的。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海沿岸地区曾经是日本文化、经济的源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海沿岸地区经济日趋衰退。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经济圈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讨论了台湾海峡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提出两岸三地间客观存在的经济互补性是海峡经济圈的主要推动力,进而讨论了台湾海峡经济圈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并对适应其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198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的确定以及台湾的政治解严,基于对振兴中华的愿望以及对潮流的洞察,一批海内外的华人学者相继提出了"中国人经济圈"、"大中华经济圈"、"中国经济圈"等的构想,虽然学者们对"经济圈"的地理涵盖范围认知有所不同,但主流的看法认为"经济圈"应是以两岸四地为其涵盖范围,期待两岸四地的中国人能够携手共同面  相似文献   

6.
正该书是一部关于宁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港口经济圈,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的理论研究书籍,由宁波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宁波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陈飞龙编写。该书系统阐述了港口经济圈的内涵特征、圈层结构、发展模式和拓展路径,是首部针对港口经济圈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为宁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港口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如今,中国西部将崛起一个西三角经济圈,与东南北三地形成呼应之势。在今年年初,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联合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而就在两会上,重庆市代表团已提请国家有关方面将西三角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相关指标发现:目前环渤海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其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环渤海经济圈正处于一种赶超状态,能否超越和超越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较高经济增速的可持续性。后发优势理论为此可持续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性国家战略相继获批后,应从政府、产业和科研机构三个维度加以综合分析,确定短期技术引进和长期自主研发的战略,实现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赶超。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和论述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以"大都市圈"理论为基础,指出加快京津核心龙头地区形成是环渤海经济圈腾飞的标志和关键,而"龙头"不强正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要充分发挥天津的特殊作用,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思路,使环渤海经济圈更加绚丽。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经济圈应加快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尽快实质性地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机制。环渤海不亚于长三角珠三角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形成三大经济圈,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根据2002年的统计,这三大经济圈共创造了全国61.2%的GDP,58.3%的工业增加值和86.5%的外贸出口额。尽管环渤海经济圈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它的国际影响很大。由于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  相似文献   

11.
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产业分工与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优化是兰州白银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内容。经济圈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基础,一方面,经济圈产业分工合作能够促进区域专门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经济圈内产业分工与协作可以避免产业趋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一、兰白经济圈产业分工协作的基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北方经济》2011,(24):65-67
农产品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农产品品牌化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是环洞庭湖经济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略。本文根据环洞庭湖经济圈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环洞庭湖经济圈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杜杨  周庄 《天津经济》2007,(12):15-16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的确是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望 《珠江经济》2002,(10):14-15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国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以来,大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这三个最大的都市经济圈目前竞争力的走向,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1-34
以“三区一县”为主的沧州市中心城市经济圈建设,就是把沧州市本级和沧县、新华区、运河区、市开发区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消除相互制约、相互分割、自我封闭运行的行政区划上的壁垒,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空问布局和经济总量,外对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石家庄经济圈、山东济南经济圈有承接能力,内对沧州区域有较强带动辐射的能力的中心城市经济圈。这个经济圈,首先是整体开放的经济圈,即经济圈区域内每个经济单元都呈开放型,公共设施、都市建设统一规划,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是整体互动的经济圈,即市级与区级之间,“三区一县”之间,“三区一县”与市直部门之问,本经济圈与周边县市以及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资源、产业、利益“三频共振”。  相似文献   

17.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这样的城市经济圈(带、群)则较多的具有地理空间的属性,而缺乏经济学意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以热点效应集聚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国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和沿淮城市经济带为两翼的“一个核心,两翼支撑”的“三沿”城市经济圈,形成多层次、跨越型、现代化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对外主打“三沿”城市经济圈一张牌,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当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环印度洋经济圈应运而生。由于环印度洋经济圈涉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且经济圈的经济、贸易与地理位置均与东盟、南亚联盟及亚太经合组织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为此,我们对环印度洋经济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应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确实为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从历史上看.欧洲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是形成一个经济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正在明显加强。在本世纪末至下个世纪中叶以前,世界将形成三个大的经济圈:一个是以美、加、墨为中心的美洲经济圈;一个是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圈;一个是以日本、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主的亚太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最终形成,将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一、三大经济圈未来发展的几个特点今后三大经济圈的走势将呈现以下特点:(一)发展进程将有所加快。目前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势头确实大大出于人们的预料。在美洲,继1989年1月1日美加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后,墨西哥总统卡洛斯·德戈塔里于今年6月12日对美进行访问,布什总统也将于今年11月出访墨西哥,两国总统的互访,将为1—2年内达成美—墨自由贸易协定铺平道路。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