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西方体育文化存在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诸多差异性,从开始就各自在自身的文化圈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体育形态.由于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东西方体育文化通过不停的碰撞最终融合了.  相似文献   

2.
孙庄 《理论观察》2009,(1):32-33
一切社会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其过去历史的产物,中国帝国统治时期的政治传统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不难找到传统的烙印。更为重要的是当代中国政府和政治的最直接的源头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政治设计和政治安排。所以只有把现实的中国政治放到传统文化与革命价值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我们才能对当下的政治有更为真切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上起到的核心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制度、规范、价值、合法性、组织管理以及国家职能等方面,国家治理没有“范武”,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治理理念与路径.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模式,六十多年的治理史足以证明坚持与完善党的统一领导才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浅议当前我国企业界的工商管理培训郭宏彬一、当前对我国企业经营者全面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背景与意义当前提出对我国企业经营者全面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有其深远的多方面历史背景,具有非常的迫切性与重要意义。这一历史背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适应环境转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的改革也须研究中国的国情,因为任何现实的选择都是历史上已有选择的继续。研究中国的国情必须研究中国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这些构成了中国国情的软件,尚无此变革,将不会有经济体制的最终变革。故本文着重讨论中国国情的软件及其对未来体制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梳理和反思理论研究的历史将有助于增强理论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例,通过审视这场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背景可以看到,实践范畴的凸显正是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是内在统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将学理层面的理论研究与对中国现实状况的体认相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熟悉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经历的人都知道,如何改革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制度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单位管理制度,使之重获生机,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弄清国有企业制度在中国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正确把握这一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明朝是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中国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监察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朝建立的一套自上而下的监察制度,既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对当时封建主义皇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和特点对当前我国官员监察制度的建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外交契机与挑战,可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在对外交往中如何"传播好中国声音,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文化记忆",探讨如何利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古为今用,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做到文化先行,带动经济社会交流;"中国故事",探讨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被他者文化理解和接受,讨论采用何种方式与内容,有效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文化基因",探讨文化基因理论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要树立中国形象,必须跳出西方话语体系,建立自身的话语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平等地对话。  相似文献   

10.
王诚 《魅力中国》2013,(16):90-90
纵观中国漫长的古代音乐史,音乐的“雅”“俗”关系,一直是颇具争议的核。问题之一。而“郑卫之音”这一现象。作为中国古代音ft.文化中“雅俗之争”的焦点。一度引发不少哲人儒者的评论阐发。笔者通过对“郑卫之音”历史背景、概念界定、学者评断、影响等方面的探究.来阐述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雅俗之争”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周松波 《特区经济》2008,235(8):28-30
由于中国与西欧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使西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重人治而轻法治,讲究天人合一,善于辩证思维,艺术精神主宰科学精神。反观西欧文化,则重器轻道、重法治而轻人治,讲究征服自然,善于逻辑思维,科学精神主宰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有其经济发展的特定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恰恰就是经济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与深厚的历史环境。中国的文化是否适合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呢?我们的市场经济在明朝已经有了早期的萌芽。至迟在  相似文献   

13.
张楠 《改革与开放》2012,(12):170-171
中体西用思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成熟于维新运动时期,逐渐式微于20世纪初年.它的演变与中国近代化息息相关.研究其嬗变过程,有助于全面认识这股思潮,进而帮助人们从思想史的视角来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这个夏天,蒙牛与通钢,两家发展背景完全不同的企业,在他们前后脚宣布了购并方案之后,演绎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购并案后面,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企业面对的全新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之后,把两家企业购并的故事放在一起来思考,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5.
高钰 《新西部(上)》2010,(4):103-103,102
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差异,中西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节日文化.本文论述了中西方节日文化在其产生历史背景,习俗特点和体现人民丰富情感世界方面的异同,并取最能代表中西方节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作为论述对象.  相似文献   

16.
陈鸿 《宁波经济》2010,(1):43-47
伴随着大国崛起和社会剧烈转型,当代主流价值体系的重建是中国社会面一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本文在剖析当代中国价值重建的历史背景和客观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价值重建过程中吸纳自身传统文明的历史规律陛,分析了传承传统价值观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为寻找正在探索中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主要路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分析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从而说明中国近代金融开放是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外在强制性的金融变迁和内在诱致性的金融变迁。  相似文献   

18.
“入世”背景下中国信托业的规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信用是一种资源,可以用来融资,理财、配置资源等,对信托业而言,信用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可否认,中国信托业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有其特别的作用,但其发展过程的艰难与曲折也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虽有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当今社会信用不足和信用不良是中国信托业陷入困境的深层次根源,所以,加强社会信用基础建设,进而完善各项信托制度,是重振中国信托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背景的不同影响着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所依赖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在道德理论体系和规范体系两大基本内容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多元化和西方道德文化霸权化的形势下,研究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基本内容的民族特征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走近中越跨境(广西)经济合作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中越经贸关系的纵深发展.加快国际合作机制与方式的创新成为当前发展的现实要求.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酝酿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