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日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媒体上发表《中国如何实现战略“走出去”》文章,文中就当前中国在“走出去”方面所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突破这些障碍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战略。以下为文章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跃跃欲试。 进入今年,前些年时常在“走不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两个问题上纠结徘徊的中国企业,似乎陡然间增加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跃跃欲试。 进入今年,前些年时常在“走不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两个问题上纠结徘徊的中国企业,似乎陡然间增加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秦勇 《中国经贸》2011,(1):56-57
如何使中国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使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单纯地“走出去”还不够,中国文化产品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站稳脚跟,还要“融进去”。这是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对外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道》2014,(10):12-15
从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到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十五”计划,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毋庸置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成为承载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在同一项目上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等。对此,商务部将进一步规范。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行为要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入世”缓冲期接近尾声,很多行业逐渐放开,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海外经营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许多国内企业来说,“走出去”还只是新事物。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甚至是国际政治和社会风险。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其开拓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就非常突出。因此,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自主发展壮大的基础还很不牢靠。目前的关键是要明确“走出去”战略在今后20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并在政府层面形成具体化的“走出去”的促进战略、政策和办法。在企业层面,应该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规避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努力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实际上,利用外交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和依仗外交的整体协调优势和政府信用优势,在中国对外开放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的今天,这两大优势无疑将会为资本的顺利流动提供难得的机遇。企业以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走出去”,“走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怎样预见并处理“走出去”风险和困难,让我们看看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陈奇 《开放潮》2004,(8):18-21
新大陆、中国武夷、华侨实业、厦华电子——福建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他们正迎着全球化浪潮,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搏击风浪、茁壮成长。尽管他们“走出去”的道路大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走出去”使他们的发展路子越来越宽广、前景越来越美好——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我国正式确立“走出去”战略以来,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经济技术合作以及跨国并购等方式,逐渐走出了国门。2011年12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可见,“走出去”与“引进来”共同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两大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I临着的诸多问题,如产能过剩、资源紧缺以及贸易摩擦加剧等方面内容,均可以通过企业“走出去”来进行国际化的经营,从而找到解决难题之钥匙。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为帮助我国高技术企业“走出去”,科技部火炬中心本着政府引导、民间出资、企业化运作的原则,充分结合和利用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资源优势,决定在新加坡设立中国火炬(新加坡)高技术创业中心。该中心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思路,解决境外技术、人才、资金的“引进来”和中国产品“走出去”的瓶颈问题,努力为中新两国企业界营造一个国际化的信息和资源平台。其具体运行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一、先期在新设立过渡性的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代表处,主…  相似文献   

11.
总是以“牛奶传教士”面目示人的杨文俊,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也为自己赢得“牛奶先生”的绰号,在去年的博鏊论坛上做嘉宾时,他拿中国足球做“乐子”说:“在世界杯期间,进入世界杯最后决战四强的,无论是德国、法国都是人均饮用牛奶300公斤以上的。”全场爆笑。“中国足球长期走不出去,走出去了也走不远的根节总算被找到了。”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5年的飞速发展。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变革。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它所面临的转型升级任务也显得迫在眉睫。开放型经济的两种模式是“引进来”和“走出去”,那么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其实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引进来”和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问题。在此用四个方面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来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皮海洲 《新财经》2008,(1):78-78
近年来,政府的“走出去”政策明显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由以往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演变为中国企业与中国资本同时“走出去”,形成两条腿走路。尤其是2007年,以中国投资公司认购美国黑石集团股份、国家开发银行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集团、QDⅡ基金大举发行为标志,中国掀起了一轮资本对外投资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4.
在1月9日首届青年华商峰会“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圆桌论坛上,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李奕贤介绍说,有咨询公司曾对729家企业作过一个调查,发现“走出去”的企业在5年后只有1/6还能继续盈利。丰佳国际集团董事长耿健认为,很多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往往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响应政府提出的号召,甚至上升到了“为国增光”的层次,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并瞄准世界资源性公司的战略相比,中国民企今年以来也开始密集“走出去”。这个“走出去”,却是一条迥异的道路——它们盯上了具有历史但有些“年老色衰”的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16.
资讯点击     
王晶 《发展》2002,(10)
中国已具对外投资能力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近日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已开始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石广生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2002国际投资论坛”上的演讲中说,在继续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中国正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开展工程承包、投资办厂和共同开发资源。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石广生说,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将为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有…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阐明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条件。提出“走出去”必须做好三项工作:组建和培育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政府要加强对“走出去”的推动、支持、服务和协调管理;加紧培育一大批适应“走出去”战略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杨涛 《中国经贸》2011,(11):44-45
支持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也是“十二五”期间的改革重点。其中,强调以更加完善的金融政策来支持“走出去”,近年来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中,金融政策在支持“走出去”方面却一直进展缓慢,已经不适应中国企业面向全球化的需要。进入2011年,中国政府已经逐渐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动金融改革的方向,其中通过建立完备的金融政策体系来支持企业“走出去”,也将逐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企业已经进入而立之年,已经是不想走出去都要走出去了。”10月15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谢韬在“中国企业全球并购:反思与突破”论坛上对《中国经济周刊》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