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与总政策。它是组织和指导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纲领和总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把远大的理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要求广东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经过20年的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重申这一指示精神。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向比较发达的地区提出这一要求。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已经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始在新世纪发展战略中予以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因此,科学把握“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内涵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战略设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人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作为中国首位经济城市的上海,相应需要以建成世界城市作为奋斗目标,达到发达国家大都市的发展水平、进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高端。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一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为了发展工业,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建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进了工厂成了工人,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是同一个过程。工业化实现后,积累了大量财富,然后反哺农业,用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武装农业,改造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段金 《发展》2003,(1):25-30
焦点一:中国距现代化有多远■2000年,中国社科院学者朱庆芳教授提出:按改革开放20年发展速度预测,中国还需13年就可达到现代化标准。■2001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中国将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到1999年世界有61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美国等29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轨道,中国等3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现代化这一在百姓中耳熟能详、约定俗成的词汇,在理论上却是复杂得多的概念,至今仍无定论。中国学者们对现代化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关…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双重力量。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下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的位置”。大力推进信启、化,无疑是浙江现阶段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浙江“十五”计划强调,全面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居于首位的是信息化。我们认为,这一战略思路,找准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衡量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值得重视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集团的组织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团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次大战后,企业集团成为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及中等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企业集团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支柱。我国自90年代以来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企业集团的组建与发展上,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因此,正确认识企业集团的经济竞争力,对我们组建和发展大企业集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指出:“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十六大报告对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了全面  相似文献   

1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国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简政放权,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反复过热;近几年来,国家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治理格局走向规范有序,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收缩效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基础性任务应当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防止经济增速长期处于潜在增速之下。若能充分发挥我国的高国民储蓄率、快速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人力资源等优势,我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重振消费增长、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望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为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总体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南开区加快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南开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2.
陆晓冬 《浙江经济》2005,(24):40-41
十六届五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神会发展全局。《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原则、“七个方面”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建议》强调,保持经济义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砺 《特区经济》2005,(12):114-116
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过渡的社会转型期,通常表现为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经济快速增长过程。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除少数城市型国家与地区外),学术界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不实现工业化,就不会有发达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也不可能建成组织严密、分工有序和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体系,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我国现在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走的道路还长。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双重力量,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浙江要"走在前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巾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全面推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摆在浙江“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描绘了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浙江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甘肃省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培育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甘肃新型工业化要实现九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浩 《发展》2004,(2):66-6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针对世界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反映了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同时注入了我国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新的发展理念。甘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角度思考,应逐步实现九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商蔚蔚 《特区经济》2005,(9):138-140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服务巳被公认为是货物运输业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民经济相对外贸易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日益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为了适应国际贸易一体化和世界物流业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巳日益突出地上升到战略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水平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地和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信息化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全面改变着现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十五”计划中对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