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层收购问题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文章从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政策,并探讨了我国MBO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以俄罗斯及东欧国家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从融资方式、定价方式、退出渠道等方面探讨了转型经济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本文对转型经济与典型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型经济国家由于市场环境的极度不完善,致使管理层收购成为一种对西方企业制度在短期内的简单移植,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借鉴这一经验,本文为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田 《特区经济》2006,(3):255-256
在国内,MBO定价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出现诸多问题:定价方法不合理、定价机制不完善、管理层的历史贡献难以衡量等;本文从影响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因素分析入手,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MBO定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伟男 《北方经济》2012,(18):18-20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是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方式,自20世纪末在我国正式出现以来发展迅速。随着实践的进行,我国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相关规章在这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制定规章进行规范到选择性限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托机制因其对于解决在法律框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融资渠道等方面的问题,而一度被广泛使用。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应用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使得我国相关法规也迅速的作出了调整。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制度的发展变革入手,分析了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定价机制、融资渠道三方面的适用性,最后对信托机制如何更好的适用于管理层收购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桑笑 《科技和产业》2005,5(12):43-45
合理的收购价格是管理层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现行的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的做法是不合理的;由于管理层的历史贡献难以货币化,因此在定价时不应考虑管理层的历史贡献。为使MBO定价公平、合理,可以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型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并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审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剖析管理层收购 (MBO)在我国的现状 ,揭示出我国MBO操作中的不透明环节和易出现的“暗箱”操作 ,提出了审计的必要性 ,并由此展开了对MBO审计的初探。其中主要包括MBO前的收购主体合法性审计、管理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定价审计、信息披露审计以及MBO后的会计报表审计、公司治理机制审计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一股管理层融资收购的热潮,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在管理层融资收购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资金来源问题、法律依据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收购价格确定问题、出现新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等等。文章提出,在股市全流通问题解决之前,应停止国有股以管理层融资收购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转让。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是在传统并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并购方式.在我国,从1998年大众交通和大众科创公司被管理层收购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非上市公司中,则历史更长一些,我国绝大部分非上市的国有中小企业都是通过管理层收购完成产权改革的.对于MBO,理论界一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其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其是否对公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就是说管理层收购后能否为公司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管理层收购是否能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是评价管理层收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衡量管理层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它一直受到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研究管理层收购对于推动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种有效方式之一,是我国目前经济转型的得力工具.这种源于西方的制度于90年代进入我国,在我国实践的几年中,由于发展条件还不够成熟,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以管理层收购制度的概念、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对管理层收购制度在我国遭遇的窘况和优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如何克服该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美管理层收购财富效应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美国管理层收购的交易特点和市场条件以及财富效应的主要来源 ,并对中美两国管理层收购交易特点和市场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对比 ,同时指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在交易方式、信息披露和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股权变更方式,对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代理成本过大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已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它对解决我国国企自身的困境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我国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管理层收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为此,应创造管制宽松的金融法律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确立合理的收购价格;加强对管理层收购的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收缩,MBO作为一种制度的创新安排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自MBO在我国实行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异议,其中尤以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MBO为甚。本文首先归纳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的动因.其次深入分析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管理层收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谊英 《特区经济》2005,(8):274-275
管理层收购,即Management Buy—out(简称为MBO),它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杆杠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它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并购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掀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通过管理层收购达到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过100家,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收购主体通常只能提供10%~20%左右的自有资金,其余要靠外部资金解决.在国外,管理层通常会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来获得收购资金,并且在提供金融支持的合作下进行.而我国由于金融体制的限制,融资渠道不足,再加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支付能力不足,管理层收购融资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尤为突出.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MBO时大多采用管理者自筹资金或私募投资为主体的方式,收购的支付工具多为现金.因此,如何规范企业MBO的融资行为、拓宽MBO的融资渠道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种有效方式之一,是我国目前经济转型的得力工具。这种源于西方的制度于90年代进入我国,在我国实践的几年中,由于发展条件还不够成熟,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以管理层收购制度的概念、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对管理层收购制度在我国遭遇的窘况和优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如何克服该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艳 《特区经济》2006,(6):21-23
本文对管理层收购(MBO)涉及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概念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通过对比中国与英、美等国管理层收购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不能盲目照搬,最后对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3,(14):41-41
"产权改革是一道绕不过的弯.但所有制问题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风险最大的环节.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已经出现了官商勾结,大量的国有财富通过暗箱操作,以较低的价格被出售,以非正常的方式快速地向私人移动,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来约束,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是坚决反对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管理层收购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MBO)是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新举措。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的引导,在实际运作中有些国有企业的MBO偏离了改革的初衷,有的甚至暗箱操作,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如何看待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剑走偏锋之过。本期特稿栏目编发了过文俊《我国MBO的是非曲直及其规范发展》和沈克慧《关于管理层收购的深层次思索》的文章,两位作者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案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耿贵彬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22-124
文章对中小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中小企业与管理层的界定、转让定价、融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中小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应做好几个方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红 《山东经济》2004,20(2):53-54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