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不论是侧重指谓上一种生产关系,还是侧重指谓是一种生产或生产要素的组合,组织手段、方式、方法,它都是生产或社会生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根本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组织形式 小农经济是中国的一大历史遗产.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程度之小加以佐证.建国后,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避免了小农的两极分化,但小农经济的"以农为本,耕地而食"的"低层次平面的垦殖的农耕方式"却固化下来,从而形成了单一封闭式的经济结构,使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则是生产关系.因此,分析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生产关系中,职工与企业之间相互为本,而职工更要以企业为本;领导干部和职工之间,领导干部要以职工为本;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中,要着力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以保障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听过一次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邓志雄副局长《PE中正在形成的新一代生产关系》的演讲。邓先生在演讲中指出,全球经历过三种企业制度和生产关系,即:第一种家族企业中的生产关系,第二种家族控股企业中的生产关系,第三种公众公司制度中的生产关系。他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在构造出一种出资人、管理者、劳动者分层结合的全新的生产关系,是一代具有更科学、更人本、更和谐特点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如何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问题的根源,直接深入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要把群众的情绪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取得群众的信任,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喻冬冬 《魅力中国》2014,(19):33-33
人类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力的提高,我们对自然的依糊越来越小。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蒲德祥 《改革与战略》2009,25(10):47-50
以企业组织为载体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角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变历程。并认为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过程,而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更强调生产力功能,管理学视角的企业组织更强调生产关系功能,两者的结合共同构筑了企业组织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党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核心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转变。中央将两方面一同提出来,实际上是注重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统一性,有针对性地平衡两者关系,发挥其各自的作用,真正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正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形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有人总感到困惑,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生产力这么落后,为什么能搞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阶段,为什么我们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既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辩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综述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生产关系(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①模型派。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一斯…  相似文献   

12.
论北魏的社会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北魏的社会性质,范文澜谓拓跋力微建立的国家,到拓跋猗卢时,“得晋人辅助,已经是封建性质的国家”,然则后来拓跋珪在代国的基础上再建的北魏,无疑是封建制国家。李亚农说:“拓跋族氏族制社会在和汉族的封建制社会接触之后,他们就跳过了奴隶制的阶段,创造了一种奇特的生产关系,即氏族制的生产关系和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3.
刘方涛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8-20
社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处理的好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当代有些学者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运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形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研究。我们认为,对绿色GDP的追求、对低碳经济的向往和开发与修复并举的理念都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都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卢萍 《辽宁经济》2000,(4):36-37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 ,分析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得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概括性结论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 ,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 ,决定由法律的、政治的等内容构成的上层建筑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纵观生产力发展中的科技革命这一突出内容的巨大作用 ,分析近、现…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分配模式,决定分配模式的依据是什么?它们的运行机制又是如何?一句话,分配模式的规定性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分配模式三支柱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是决定分配模式的三大支柱。任何分配模式都不能例外,这是分配模式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式规定性的共同要求,即共性。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结构”作为研究的方法,认为生产力本身并不是其研究的对象,一个物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能够成为一种生产力,否则就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罢了,和生产的动作或过程完全没有关系,生产力必须要摆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来理解才行,由生产关系来界定生产力,故生产关系(或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才是占关键地位的.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应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亦即在资本主义时代下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透过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互动来研究社会变迁,根据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验,先从静态层面揭示了由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组成的结构,然后从动态变迁的角度考察这种社会结构是如何通过内部的矛盾互动来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一讲中我们已经指出,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而在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的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经济理论界关于劳动方式性质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方式二重性的观点。劳动方式具有物质技术和社会的二重性质,它们分别归属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劳动方式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它是反映着社会生产方式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辨证关系的重要经济范畴。劳动方式二重性的观点对于弄清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认识社会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及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拟从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各自的概念入手,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经济制度对于生产关系的形成、运行和变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关系也对经济制度起着巨大反作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若想实现翻一番的宏伟目标,逐步达到小康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若想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保障。然而,以往我国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市场经济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东西加以巩固,这严重地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形成了一套别人不能动,自己不敢改的僵化的经济体制,致使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