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花 《科技和产业》2010,10(4):22-27
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铁路发展有助于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文章在对莆田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向莆铁路建设对莆田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依据向莆铁路经济带主导产业群选择的主要路径,提出了向莆铁路沿线(莆田段)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张荣 《发展》2023,(3):34-3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1]。这是党中央对区域发展和空间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战略布局的根本遵循。一、战略布局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趋势来看,优化战略布局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表现在战略布局不仅决定要素配置方向,  相似文献   

3.
苏东地区的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 ,生产力布局优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 ,城市化是生产力布局优化的空间载体。文章在简析苏东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就其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其具有的某些生产力要素和资源优势而吸引企业将总部设置于此,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由此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做到四个“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重要补充,是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对于形成大宗作物产业带、提高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上)蒋清海生产力布局是一国一地区生产力要素在空间的有机组合,其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的40多年中,我们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但仍然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重在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肩负着推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使命。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相互依赖、相互条件、相互影响中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从当前高职教育服务经济意识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梳理好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满足地区经济建设需要。为此,文章将从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上,探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并着力从高职教育观的树立上,结合企业产业发展布局特色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强化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特殊使命,大力发展"立地式"高职科研与区域经济服务的衔接对策,增强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焦钢 《开发研究》1994,(2):15-18
云南重点开发轴线的生产力布局研究焦钢90年代,云南宏观经济布局在总体上不应再做大规模的拓展,必须从现在形成的全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自觉运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生产力择优分布的客观规律,量力而行。针对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的区域实施不同的开...  相似文献   

9.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布局现代生产力,强化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理想区域,设立成渝经济区是合理布局中国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入落实西部大发的客观需要。四川省在未来5-10年的发展中应当穷尽地利之势,合理布局生产力,积极开展区域内合作与竞争。为此,四川在成渝经济区生产力合理布局中的对策应当适当调整"一极、一轴、一区块"政策,积极扶持川南区块和川中北区块的发展,促进攀西地区的开发,从而改变中国经济战略布局和战略生态。  相似文献   

10.
袁建 《浙江经济》2011,(18):43-43
上虞市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展海洋经济发展思路研究。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和上虞"十二五"规划,发展海洋经济总体构想是实施"2333","2"就是实施两动战略,"333"就是定位三大目标、发展三大产业、提升三大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产品分配出现了多因素决定的情形,国家需要遵循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发展的经济规律,通过制定合理的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就此作出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资本效率的制度安排,从而保障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平衡。因这些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出口拉动、区域差异发展、决策的城市倾向等政策的偏差,使得根源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缺陷的中国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峻。文章认为,只有遵循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发展的经济规律、在有利于促进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原则下调整和理顺生产关系、完善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经济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无论是在推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2006年-2020年西部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及合理安排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论人力资源均衡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富安 《特区经济》2008,(4):279-280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核心驱动力,人力资源只有与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相协调、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才能促使人力资源发挥其巨大效能。为此,应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注重人力资源区域共享机制建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金华 《改革》2020,(3):98-110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运用全国6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单位和47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单位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体现了不同地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特色;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布局依托了地区产业发展优势,满足了协调发展要求;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各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同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在不同行业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拥有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重要细分行业还缺乏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未来,应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连片发展,促进建成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集聚区;促进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的深度分工协作,增强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吴忠权 《特区经济》2009,(12):94-96
任何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都会存在地区差异,有发达与落后之分。美国、巴西、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为了促进本国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不同的政策措施,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现在西部地区与这些国家当时落后地区的发展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国家为了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及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的消费状况,进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不仅影响了生产力发展,而且还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祝志勇  刘昊 《改革》2020,(4):86-99
市场分割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多以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未将经济增长质量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对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以及就不同类型市场分割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商品市场的分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不利影响程度较大,资本市场的分割是中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则受到多类型市场分割的共同影响。为此,我国应当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把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转化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效能,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各地区应当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在聚集过程中走向新的平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梁荣  赵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9):128-133
区域一体化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转变国家和地区发展方式的重要经济形式。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对区域一体化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论述。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对促进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区域一体化发展形式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面对国际国内政治格局发生的复杂变化以及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向内需和消费方向发展,优化国内市场供需双侧格局,发挥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和市场容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通过对中国三大区际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研究认为东、中、西三大区际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层次,中、西两大区际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改革重心,高质量协调发展须从促进区际协同机制、产业优化布局、构建消费体系等方面展开,快速整合资源,加快双循环发展布局,共促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