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霄翼 《魅力中国》2010,(26):242-242
唐诗中有不少以音乐题材入诗的诗歌。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具有韵律之美美,使得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颇为密切。唐诗与音乐的关系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唐诗具有更加适宜吟唱的表现形式,唐诗中描写音乐的技法娴熟,音乐入唐诗之后的表现内容也多种多样,或寄托情思,或抒发内心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2.
徐大威 《理论观察》2011,(1):116-117
以中、晚唐为界,中国诗歌意境发生了形态上的演变,即发生了由盛唐诗的自然“心灵化”形态.发展而为宋诗的自然“意理化”形态。这一转变的思想根源在于禅宗强调主观精神主体性的“顿悟”说。这一形态演变的规律是,诗歌创作由以呈示“心灵”为本体。演变而为以呈示“意”为本体。这一形态演变的结果是,以意为本体的诗歌创作。体现为三个特点:即以书本中的自然取代了原始自然;以技巧取代了天然;以意理取代了情思。宋诗的自然意理化,是诗歌意境的异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徐士博 《理论观察》2008,(1):134-136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独具艺术美,徐志摩善于诗歌意境的创造。在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徐志摩诗歌的意境渗透着复叠美,轻柔美,动态美,朦胧美。诗人在创造意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情感与性灵的抒发,并借此来展现自身的内心世界。徐志摩用充满旋律性节奏感的形式与文字符号来展现他的精神世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就在于他将意境、意象、性灵、韵律共同组成的诗歌整体之中,这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户其富 《魅力中国》2013,(20):359-359
摘要:李清照作为“婉约派”的词人,其诗词题材多样,诗歌的风格特色也根据其生命情感经历的变化而变化。李清照诗词讲究意境的传达以及追求思想上的境界,她所流传下来的诗歌大都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风格豪放矫健,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唐诗的发展与繁盛是社会发展以及诗歌本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唐诗成熟完美 ,呈现出同以往诗歌所不具备的综合性、多元性、整体性及个别性的特点。文章从和谐的角度来分析唐诗的内容、形式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诗歌时空的把握,是欣赏和感悟诗歌意境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从三方面进行:一、从时空的“实”与“虚”、“形”与“神”的关系来感悟诗歌的意境;二、从心理时空的情智性与超越性来把握诗歌的意境;三、从词语自身的空间性来感悟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丁鼎 《魅力中国》2013,(25):115-115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诗性智慧的体现。戏曲与诗歌科学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唐诗营造意境运用的意象跳跃、时空转换等手法与电影的蒙太奇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色彩和情绪的配合与电影画面色调安排实是殊途同归;唐诗中的动静结合、寓静于动手法也颇有电影画外音补充扩展画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丹琦 《黑河学刊》2013,(10):45-46
唐诗和宋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史上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历来对唐诗和宋诗的研究既着眼于各自的特点也倾向于比较它们的异同,其实宋诗的发展是对唐诗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沿革,在从宋诗对唐诗艺术技巧方面的沿革进行探讨,着重从表达方式上的沿革、表现手法的沿革和使事用典的沿革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从而探究中国古代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的代表作《当你老了》以朴实的语言,抑扬的韵律,唯美的意境征服了读者的心。《当你老了》这首诗,具有语言的朴素之美、和谐的韵律之美、伤感的意境之美,由此可见其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诗歌的创作中,唯有将真善美与真性情进行充分的表达和渲染其所具备的艺术之美才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1.
胡勃 《魅力中国》2014,(9):73-73
清风明月,碧水兰舟,千年的中国山水意境,哺育着千年的中华诗歌文明。风月中,血脉世世延续;山水里,文化代代传承。在文化的传承中,苏东坡总是以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吸引、启迪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精神追随者。  相似文献   

12.
杜海红 《魅力中国》2013,(28):145-145
在诗歌学习中,要在理解了诗歌大意、意境、画面等之后,还要深刻理解诗中的情感。关于诗歌的写作背景要给学生介绍到位,关于作者的身份相关事件,也要告诉学生,这是理解的依托。  相似文献   

13.
诗歌创作的顶峰是追求诗歌的意境,而如何在古代诗歌的英译中体现或再创造与原诗歌相同或相似的意境,使异国的读者能够感受原诗的意境美和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上的认同,进而达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欣赏,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古代诗歌英译中最为困难的部分.译者应深刻领悟原文的内容和韵味,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表达原作的意境,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4.
读者由诗歌的意象入手,展开丰富而生动的想象,进入到诗歌所创设的那种形神兼备的意境中,最终就能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根据毛荣贵教授《翻译美学》中提出的"美感"说,许渊冲对唐诗《节妇吟》的英译,在保留原诗意义和意境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再现了原诗的音韵美感、节奏美感、意境美感和语体美感。  相似文献   

16.
郑莹 《魅力中国》2014,(22):110-110
文章通过分析细读批评对文本形式的关注,试图运用细读法分析李白的诗歌《独坐敬亭山》,从中说明细读批评的局限性及对策,以及将细读法和中国传统诗歌批评有机结合运用在分析唐诗中的一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诗人     
唐诗的主流地位被宋词替代,不是因为诗歌不好或诗人没有个性。而是因为。会说的不如会唱的。  相似文献   

18.
申蓝 《魅力中国》2010,(35):270-270
隐喻是一种由已知通向未知的语言手段,是语言使用中的一大特色。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隐喻体现在诗人对物象的选择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找物与情的切合点,使得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化。隐喻使诗歌语言具有不透明性,使诗歌蕴合丰富,意境优美,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诗歌中"月"这一意象很受诗人青睐。诗人对"月"有着怎样的情结?在不同的意境中,"月"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就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同的理论为基础来赏析"月"这一意象。文章主要从以下六点来进行论述:(1)以萨特的"存在主义"与李御宁的"非土壤分析"为理论依据;(2)中国唐诗中如何形容"月"这一意象;(3)拟人化的"月";(4)与"月"相关的动词;(5)作为喻体的"月";(6)中国唐诗中的意象"月"与日本和歌中的"月"比较。  相似文献   

20.
李小雨  小卷 《中国西部》2011,(16):110-111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早期的《诗经》、《楚辞》到汉代的大赋、乐府诗,从唐诗、宋词、元曲到今天的新诗,诗歌的形式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那精妙的语言、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想象,始终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诗歌,为乏味的生活点上了智慧的明灯,为精彩的生活填上了温暖的亮色;给我们的精神注入了思想的能量,给我们的世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