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士灵 《魅力中国》2011,(3):128-128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对融洽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师生对话都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有的对话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有的对话则给学生留下遗憾和伤疤。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要讲究恰当之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徐兰层 《魅力中国》2010,(11):244-244
一、文学名著阅读的功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而文学名著阅读更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苏树忠 《魅力中国》2010,(7):127-128
“心灵对话”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已有认知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建构“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李希艳 《魅力中国》2013,(5):161-161
每日赠送学生名言,让学生的思想与真理对话,让心灵接受洗礼;每天给学生念一段美文,学生听完后忆写下来;训练学生写出“有文采”“有人文底蕴”“有哲理,能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文段。  相似文献   

5.
文敏 《魅力中国》2013,(26):218-218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课堂教学是师生主体的双边互动,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于站在教育智慧的高度,把握、调控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削减无意义或不重要的因素,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因而,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交错纵横的生态系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关注生成”、“驾驭生成”。政治复习课也一样.不该是教师展示演讲能力的舞台.而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把它变成是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释放生命能量,闪耀智慧光芒的一片纯净天空。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践行,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种对话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7.
对话犁教学要求通过创造性的感知活动.达成学生对文本的对话和理解,并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达成对自己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立人”的教育目的。而学生在阅读中最大的特点是“前理解”(即语感)的相对贫乏,师生在这方面存在相对的落差,这就构成了师生对话的呵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王征宇 《魅力中国》2010,(34):390-390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人是一个认知体,人还是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初中生情感易波动,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科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学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学习和渴求。因此。在探究中应重视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唤起学生生命与心灵的对话,从而大幅科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廷英 《魅力中国》2009,(20):264-264
一、学习数学过程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笔者以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创造和体验的学习中学习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数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现代德国教育家马丁·布伯基于特殊的人生体验和时代背景,形成了以对话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布伯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与“你”相遇、步入“我—你”关系;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对话。  相似文献   

11.
张改红 《魅力中国》2010,(12):84-85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和过程,教育也将从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会学、能学、善学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正所谓金子固然珍贵,点石成金的本领更难能可贵。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郭莉华 《魅力中国》2009,(14):135-13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应当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张冠祥 《魅力中国》2010,(36):69-69
“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声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与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结合,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这种途径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它能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实现共享网络资源,学习者能快捷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肖婷 《魅力中国》2013,(5):142-14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炜  卢晓 《魅力中国》2011,(20):249-250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教学效果实现的主要场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因此,大学教育也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而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老师一言堂式的教学,这已然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和能力素养的需求,这一矛盾使得当今大学逃课率高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如何使大学课堂教学深深地吸引住学生?需要老师具有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性之外,更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本文认为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老师与学生平等自由对话,让学生成为思考的天使,而不是知识的口袋。  相似文献   

16.
吴小敏 《魅力中国》2013,(32):122-122
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处理信息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题作用,这与“应试教育”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受教育者,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新课改之下,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7.
魏亚莉 《发展》2011,(5):147-147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说的“乐”其实就是兴趣。兴趣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会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黄三华 《魅力中国》2010,(31):355-35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几千年前的孔子说的话,现在有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说明了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广的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两干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究竟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能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呢?课堂教学中“开题趣、引导活、练习巧”三种教学手段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目的较好方法。在此谈谈我多年来新授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刘中川 《魅力中国》2010,(33):338-338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形势下对中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课槲昌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陛,使学生较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把握讨论的时机是开展课堂讨论的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