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蔺伟 《北方经济》2006,(23):20-2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先后提出的.内蒙古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中很可能走进全国前列.这个论断最早是邓小平1987年提出来的.虽然那时小平同志还没有讲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但这一论断的先见之明是不言而喻的.可以断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内蒙古走进全国前列不但很有可能,而且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反映了党对社会发展方位的清醒认识和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而且还反映了我党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深切感受。广大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后,迫切希望过上和谐、协调、稳定的生活。我市要在全省、全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这既是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殷切期望,也是宁波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前列”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内在地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主线。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浙江省委召开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学习会。这次会议紧紧围绕胡总书记提出的希望浙江“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就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各方面工作作出了部署。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浙江必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这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惠及全省人民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很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最重要、最基础的内涵之一,而建设“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先决条件,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建设一个社会和谐、宜人居住、生态良好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6.
人本的和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会议。与历年的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经济工作与“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紧密联系,显示出本届中央有关科学发展的理念已经趋于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7.
“科学”即科学发展,亦即科学发展观;“和谐”系和谐社会,也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是矛。矛者,利器也。喻意科学发展犹如一柄长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冲锋陷阵”、“披荆斩棘”,对社会进步具有一种主动、锐意的推行乃至善终。这是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更何况这个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标志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策精神,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实践告诉我们:和谐不离发展,发展为了和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谐烟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任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的思想理论问题,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历史证明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生活进步的基础,然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维和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理性选择发展的走向和速度,趋利避害。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是一种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系统方法论,而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结果,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吴越 《浙江经济》2006,(23):36-3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事关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绍兴县作为经济强县,在新形势下,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要在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章。今后一个时期,绍兴县在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中,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库小红 《魅力中国》2014,(2):356-3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离不开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强化“科学发展”和“和谐共建与共享”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初期的前10年,是内蒙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重要时期。如何从东西部对比中实事求是地审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现状,正确的判断我区的定位,找准差距,透析原因,消除障碍,扬长避短,使经济社会发展赶上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小平同志关于“内蒙古发展起来可能走进全国前列”和江泽民同志“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下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的殷切希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春玲  梁英 《当代陕西》2010,(8):58-58
府谷县武家庄乡是个以农业牛产为主的贫困乡镇。该乡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认真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  相似文献   

16.
郑进达 《宁波通讯》2005,(12):46-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编制了“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平安宁波”,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这是对我市建设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既顺应民心,又符合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5,(6):20-2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一项新的重大命题。组织部门要努力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个地区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没有足够的财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没有足够的财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弱质产业的发展,从而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同时。这里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使浙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构筑和谐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