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以及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纳西族东巴古籍以及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正吸引着每年300多万的世界各地游人。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西南边缘的深山峡谷里,有一个遗世独立的村落。那里至今仍保存着最原汁原味的纳西古风神韵,于是便有了"纳西古城在丽江,纳西古寨在俄亚"之说。  相似文献   

3.
宝山石头城保护与整治 项目单位:丽江宝山石头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宝山石头城离丽江古城120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著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一临江巨石,其上居住着百户纳西族居民,纳西族人家困地制宜,将柱、水缸、灶、床凿于住地之石上,是一个文化底蕴和历经沧桑的纳西族古城堡,具有鲜明的特色。宝山石头城附近景点众多,如太子关、滴血求子洞、太子关岩画、克灵溶洞等。旅游资源丰富,品味和知名度高,是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投资估算:总投资170万元 财务评估:建设期5年,投资回收期4年 合作方式:投资  相似文献   

4.
殇“丽江”     
白郎  李丹 《中国西部》2008,(3):98-101
纳西人白郎是位作家。曾著有《月亮是丽江的夜莺》和《火焰与柔情之地》等多部人文地理专著。由于生于斯、长于斯。他对丽江的热爱已深入骨髓。2005年秋。当在外奔波多年的他回到丽江后。他却再也看不到那个属于他的丽江了。这座纳西古城的原有风味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已一点点消失,痛苦之余,他写就了这篇文章,为我们再次总结“丽江之失”提供了一个原住民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凝视是旅游体验中最根本的视觉特征,旅游凝视是一个多元互动参与的综合系统,伴随着旅游社会化的进程而建构.聚焦丽江大研古城旅游发展,通过游客凝视、东道主凝视及东道主和游客双向凝视的视角,反思"主位"与"客位"双向凝视互动作用下的结果,为丽江大研古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来到云南丽江,虽然旅游团没有安排参观木府,但我还是独自去了。参观后我不能不说,到丽江不看木府真是天大的遗憾。  丽江古城的历史与木姓土司是分不开的。木姓土司府简称木府,为丽江木氏土司衙署的俗称,有衙署区、生活区、花苑、祭祖区等,集纳西、白、藏、汉等民族建筑风格为一体,金碧辉煌,被誉为丽江古城的“大观园”、“博物院”、“紫禁城”。 纳西族首领木氏原本无姓,明洪武十五年,明军入滇,朱元璋为安抚笼络各少数民族领袖人物,遂钦赐木姓,从朱字减去一撇一横而来。在西南诸土司中,木氏土司以“土地广大,富冠诸土司…  相似文献   

7.
丽江人物     
2000年秋冬之交。初访丽江。 1997年 12月,丽江以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纳西传统文化体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21世纪的变革中古城坚持着自己的风尚与习俗。没有汽车的古城.却随处可见穿着落后于时代的衣着的老人。他们与他们的后代;与日益增多的在此经商的外地人坚守着这座城在他们的行走和话语力量间.在那些老宅清新的炊烟中古城完成着不变的传承。 马锅头──赵即英,73岁,纳西族。 马锅头。丽江进藏马帮的领队。当年伴着铃声走向拉萨,直去加尔各答的丽江马帮。开辟了内地物资进藏远赴印度的又一通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价值、游客需求的改变成为丽江古城商业模式创新思考的源泉,丽江古城商业的创新是建立在商业模式价值链及运作基础上的创新,主要创新形式为低碳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践行旅游产品及古客栈体验游产品的开发与运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2,(5):11-11
近日,丽江城市上游水源地之一的黑龙潭多处泉眼出现完全断流现象。目前,当地政府和水务部门已启动景观用水应急预案,确保丽江古城旅游环境不受影响。专家观察分析,丽江降水量与黑龙潭的涌泉流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和文福 《魅力中国》2013,(16):368-368
马帮文化是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虽然随着丽江公路网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原茶马古道线路基本弃用,马帮也从人们视野中逐渐消失,但马帮已作为一种文化,兼容并蓄在纳西文化中。融入到了纳西人生活里。  相似文献   

11.
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促进本地区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应进行合理规划,启动民俗旅游发展布局;完善产业政策,突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民俗文化旅游基础建设;培养旅游市场,改善民俗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民俗文化发展空间;创新人才机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创意。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文章分析了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构建对策: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整合;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延伸;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会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尤其是原来知名度不高的遗产项目,一经披上“世界遗产”的光环,立刻会产生耀眼的光环效应,游客和收入会成倍增长。最典型的例证是云南丽江古城和山西平遥古城,两座古城都是因为原来经济落后和交通偏僻而有幸保存下来,一经“申遗“成功,声名大振并引起游客蜂拥而至。丽江旅游综合收入更是在短期中猛增到十几亿元。  相似文献   

14.
青海贵德是青海省保留较为完整的古代卫城,本文结合贵德古城的现状,以保护贵德古城、开发古城旅游、整治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为重点,在充分继承和发扬贵德古城卫城文化和民俗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突出其特色,使其在保护和开发两方面取得取共赢。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关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提升关东民俗文化的旅游品位,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海关古城开发的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打造"南有丽江,中有平遥,北有山海关"的旅游形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因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浓厚的历史人文风情而成为热点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部分城市由于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合理科学的城市景观管理,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相较于发达地区城市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多有历史景观和特色文化得以保留,其城市景观也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文分析了城市景观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和丽江古城景观的特点,指出丽江古城景观特点应该是丽江整座城市景观应具备的灵魂,进而从城市管理实际出发,研究如何保护并发扬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景观特点,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者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持反对态度,认为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被弱化;但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对民族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海关古城开发的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打造"南有丽江,中有平遥,北有山海关"的旅游形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山乡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西南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众多。文笔海、中济海、文笔峰、马鞍山等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秀丽多姿;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与西山梨园相映成趣,景色宜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寺、古乐、古民居体现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纳西乡村文化的主要代表。黄山的民族风情浓郁,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浓浓的乡村气息和醇醇的民风民俗构成了一幅幅隽永的生活画卷。近几年来,以成功接待挪威国王、吉布提总统、泰国议长等国内外宾客为标志,黄山乡的对外开放和旅游接待工作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以编制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