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嵇正龙  代磊 《辽宁经济》2006,(10):15-15
公用事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可以解决政府经营的低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但是一些管网型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极有可能陷入企业垄断的危机,即由行政垄断转为企业垄断.在深圳的管网型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供水、供气、公共客运等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垄断经营的局面,在湖南已被打破。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湖南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规定:部分公用事业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湖南市政建设需要资金1200亿元至1500亿元。为确保企业守法经营,该《条例》规定,特许经营者擅自转让或以承包经营、挂靠等方式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并拒不改正的,相关部门有权收回特许经营权。  相似文献   

3.
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主要是推动专有经营的改革.一是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市场,改变仅由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鼓励社会资金、鼓励外资投资兴办市政公用事业.二是改革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政府部门主要履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监管职能,企业成为经营活动的主体.建立和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强运行安全监管,促进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用事业是利用城市资源的主体,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城市的竞争力,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自业水、煤气、公共交通、供热等作为公益性事业,与此相适应,全国许多城市几乎都设有城市公用事业局或类似的政府管制机构,对有关公用企(事)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从组织管理的具体内容分析,城市公用事业局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政企合一的关系,这表现在: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和计划都是城市公用事业局制定或审批的:企业的领导人是由城市公用事业局委派和考评的;企业的经营亏损也是通过城市公用事业局要求政府财政弥补的,在这种政企高度合一的体制下,企业没有制定经营决策、以市场为导向灵活地开展经营活动的自主权;没有追求成本最小化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动力;由于经营亏损都由政府财政裣,也就不存在什么经营风险。可见在现行的体制下,公用事业领域的经或企业远远没有具备作为市场主体所要求的活力、动力和压力,也就是说,这些特殊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实质性的企业,它们只具有企业的“外壳”,实质上只是政府机构的一个附属自我批评,从而导致城市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下,这与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竞争力,就有必要对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管制体制实行改革,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探讨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水务企业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用事业之一,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群众正常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水务企业长期在政府指导下运作,所有规模化经营都是在政府指导下完成的。因其公用事业的性质,水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其价格也必须接受政府的管制。与之相对应,实务界与理论界也一直认为,既然是公用事业,那  相似文献   

6.
民营化与政府规制: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志云 《改革与战略》2007,23(12):35-37
公用事业改革的基本问题在于政府是否应该介入其中,政府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持有所有权以及进行民营化.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与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有区别.文章在把握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公用事业的性质、政府规制的制度性效益缺失等角度,揭示了良好的政府规制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对我国政府规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改革,以更好地完善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体制.  相似文献   

7.
月度信息     
建设部: 民企可投标经营公用事业从5月1日起,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机制,经营某项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它的出台意味着市政公用行业将结束垄断,走市场化的道路。特许经营制度明确了政府与特许经营者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据了解,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是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者或经营者,并明确其在一定期限…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由政府投资,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体制一元化格局,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公用事业的垄断惯性。结合宁波与全国的实践,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营制度设计上可确定为以特许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合资与托管经营为辅助模式;在保障机制安排上以确保政府诚信与监管机制、完善融资机制和合同约束机制为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城市公用事业既"掌舵"又"划桨"的体制缺乏效率,带来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推进市场化,而不是全盘和盲目的民营化。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关键是通过可竞争市场的培育,在城市公用事业产品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增强改善经营的内生动力,并配套相应的政府规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网络型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承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网络型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绝大多数公用事业仍处于国有垄断经营.要成功地吸引民营投资者的投资,关键是政府要在合同期内履行合同承诺.而我国历来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地方政府权力较大,这使得政府承诺置信性易受到削弱,因而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除形成对民营投资者准入、收费、质量等各方面的规制条款外,最关键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公用事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性与整个行业的特性引发独特的契约问题。公用事业在生产阶段具备引入竞争的条件,在供给阶段则具备垄断经营的基础。政府承诺问题导致私人经营会产生较高的再谈判成本,而公有企业经营则常常面临着预算软约束。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虽然可以用机制设计来竞争弥补,但公用事业的特殊性使得委托代理理论应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一、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运营采取了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模式。由于这种经营模式缺乏竞争、有效的责任机制和利润刺激,导致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成为近年来公众投诉举报、抨击最猛烈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用事业既具备生产阶段引入竞争所需要的条件,又具备供给阶段进行垄断经营的基础,既有民营化的可能,又有管制的必要。采取BOT、TOT、PPP等多种形式使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推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进程,既可以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克服政府独家经营效率低  相似文献   

14.
市政公用事业是通过基础设施为公众提供普遍服务或产品的公共性行业。传统观念认为.市政公用事业具有垄断性与公益性.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提供.但是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独占式经营也易产生政府失灵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分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生产”.引入市场机制.成为全球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公用事业因其自身的自然垄断行业特征及技术经济方面的原因,无法引入竞争或者不适宜竞争,因而主张政府垄断经营公用事业。在此理论影响下,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投入就成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惟一资金来源,但由于用于公用事业领域的财政投入的有限性,限制了公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市场容量的扩大,各种创新手段的出现,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性逐渐弱化,进入壁垒逐渐降低,各种民间资本有了注入城市公用事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点认为,公用事业因其自身的自然垄断行业特征及技术经济方面的原因,无法引入竞争或者不适宜竞争,因而主张政府垄断经营公用事业。在此理论影响下,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投入就成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惟一资金来源,但由于用于公用事业领域的财政投入的有限性,限制了公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市场容量的扩大,各种创新手段的出现,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性逐渐弱化,进入壁垒逐渐降低,各种民间资本有了注入城市公用事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平 《浙江经济》2002,(16):58-60
现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政企不分及由此导致的低效亏损。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公用企业行政化现象严重。这种体制的必然结果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来划分公用企业的市场范围,由行政区划界限内的运营者垄断经营。这种划地为牢式的垄断虽然便于政府对所属企业的直接管理,但往往有悖于经济合理和规模经济的原则,造成经济上的低效  相似文献   

18.
徐丽梅  王强 《上海经济》2015,(Z1):57-60
市政公用事业是关系到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目前该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市政服务企业的责任边界不够清晰,企业承担了很多政府职能,政府对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政府的财力难以满足公用设施建设的需求等。国际实践经验表明,建立公用事业领域的“责任企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构建“责任企业”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公用事业领域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上海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市政公用事业是关系到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目前该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市政服务企业的责任边界不够清晰,企业承担了很多政府职能,政府对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政府的财力难以满足公用设施建设的需求等。国际实践经验表明,建立公用事业领域的“责任企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构建“责任企业”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公用事业领域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上海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授权经营可以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的制度保障,不仅维护企业持续经营,更要敦促企业增进效率,提高质量授权经营是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演变而来,是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政府不通过竞争招标等方法将市政公用服务的生产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直接授予企业的市场化选择方式。授权经营与市场所熟知的特许经营有一定区别。特许经营主要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领域,政府通过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将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其产品和服务,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特许经营期和经营范围之内,转交由被授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