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县域经济总量、财政金融实力、经济发展动能等方面,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发现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总体规模偏小、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优、人口流失加剧等突出问题。据此,从壮大县域财政实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拓宽对外开放领域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区域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更是国家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当下我国县域经济呈现主体实力仍相对不足、不同县域之间分化日益凸显、产业发展低层次日益固化等特征,发展面临着环境及土地双约束与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要素向上单向流动与高质量发展要素需求、财政收入增长迟缓与财政支出刚性增加等多重矛盾。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困境上,建议以理性上级政府的顶层设计为基础,有为县域政府的先行先试为支撑,强化县域内生发展能力为关键,加快县域对内对外开放为保障。  相似文献   

3.
采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水平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发展活力、科技创新活力、财政金融活力与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公共服务活力与生态环境活力与其相关性较弱;人均GDP、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及政区类型对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影响最为显著,平均海拔、平均坡度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4.
孙伟 《北方经济》2007,(9):70-71
农村经济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本文从金融对经济促进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汤川 《乡镇经济》2010,1(4):75-78
伴随着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和东向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在安徽经济整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说,相对于经济发达省份而言,县域经济仍是安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金融如何发挥其杠杆作用,撬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围绕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县域金融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探讨发挥金融服务职能、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金融解决框架。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县域的精准落地,同时要挖掘好县域自身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性发展,差异化发展。产业发展是核心要义,要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掘县域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的发展质量事关发展大局。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高效对接的需要,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为了使经济发展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必须按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理清思路,确定重点,使县域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本文从金融对经济促进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GeoDa和ArcGIS等软件,以安徽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安徽省2000年和2014年两个时间断面的11个能够反应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建立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测算了安徽省61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利用ESDA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②2000-2014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日趋均衡。③未来安徽省经济发展应朝着“多轴线-多核心”的点轴型空间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以县域经济作为城乡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基础部分,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助推内循环发展,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又是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邹亚丽 《科技和产业》2019,19(11):80-84
为了研究在新的经济战略格局中,中部地区经济逐渐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市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呈"U"型的演变趋势;区域投资水平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河南和山西两省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各种产业协作促进经济发展;湖北省的地方财政支出政策有待改进和优化;湖南省需要合理优化市场规模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江西省需要发展具有江西特色的经济产业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安徽省应加强了财政收入对其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2.
虞励彤 《科技和产业》2021,21(9):170-174
基于四川省1995—2006年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评估财政支出乘数模型并借鉴分位数模型思想,发现财政支出政策不利于缩小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财政支出效果越好,原因在于其资本利用能力,即财政支出对投资的溢出效应,造成第二产业增长幅度不同,最终呈现出财政支出效果不同.认识这一点对于在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下,有利于优化开发财政产业政策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财政支出结构对生产要素效率影响的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项目,对经济总体规模、资本要素产出和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的影响分别不同。因此在现阶段有必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选取1978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从政府行为和市场化程度两个角度对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与城乡经济和谐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收支效率、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而财政分权、对外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从协调财政收支比例,扩大财政支农规模;改进财政分权体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降低对外依存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途径来推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财政分权作为调控央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地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计算绿色GDP,再构建系统GM M模型,运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刺激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为实现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持续推进财政分权改革,因地制宜地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国家级创新型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区域创新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15—2020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且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变化差异不同;同时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较低,说明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并不匹配,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1999—2018年相关经济发展数据为样本,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投资率和财政支出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徽省县域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但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还不成熟.文章在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了安徽省县域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并分析了政府引导、发展产业集群的助推时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