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规划,指明了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重大举措。而农民外出务工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合理有序正常转移的主要形式,关系到协调城乡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高伟 《西部论丛》2007,(12):29-31
新农村建设已深入民心,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则尤其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见物”,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引导特色农业发展,但更要“见人”,需要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而培育新型农民要远比给农村修马路、盖房子艰巨得多、重要得多,因为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以农民为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农民培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新农村,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关键是发动农村的主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农民的培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2010,(15):15-15
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中央当初提出新农村建设时就强调要把“生产发展”作为首选目标,而且三令五申,建设新农村不单是建村庄,重点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也曾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过程提供全面支持。农村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它拓宽了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是提高农民素质、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不仅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装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国农业机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梁敏  杨敏霞 《浙江经济》2009,(10):59-59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郑书逵 《上海经济》2007,(10):29-31
作者在调查了浙江江山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后得出结论:农业发展需要合作,农民增收需要合作,走向合作是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载体。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增收难等,这些问题对新时期水土保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杜萍 《中国报道》2007,(3):22-22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要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观点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企业办好。二是要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创造农民喜欢的适用产品,积极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三是要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素质的提升。四是要积极拓宽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市场领域,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力量,文章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民民主意识、改善农村干群关系五个方面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育真有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的必选路径。受传统文化和历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存在明显的缺失,成为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应从发展、教育、实践、尊重几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培育农民公民意识,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的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而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塑造农民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市场和开放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现代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鲍家华 《老区建设》2006,(10):10-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在我国,农民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换言之,新农村的根基在农业,在农村,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房彬 《乡镇经济》2009,25(1):63-65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发展农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主体意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营造出良好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农民主体意识也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地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造传统农业,即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业由产业化向企业化转变。中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农村激发出了活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第二步改革是实行农村合作制,是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第三步改革实行股份合作制,实现农业企业化,就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再创新,它要求农业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关系、优化配置上再突破,带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再激发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根本性提高,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四川经济研究》2006,(2):10-10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农村建汉对农民主体惠识的发展诉求及其促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发展农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主体意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营造出良好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农民主体意识也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