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汪菁 《科技和产业》2023,23(4):128-132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的德清县坚持以“整体智治”理念为引领,通过全域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创新数字乡村智治新模式,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治理智能精细、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推进理论总结和经验辨识,系统阐释德清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行动困境以及优化路径,助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助推乡风文明进程,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临沂市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积极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移风易俗工作进展加大。但是,工作中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加快推进临沂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需要以重构乡村民众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规范引导基层民间组织为动力,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畅通民意诉求为突破口,以推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加强村居社会规范建设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张捷 《北方经济》2023,(2):13-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数字化乡村治理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中办、国办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内容,对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数字化乡村治理出现了较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破解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既需要结合国内数字化乡村治理的一般模式,也需要围绕治理思路、价值取向、具体机理等主要内容,开展中国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思路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从实践上理解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新内涵,加快数字化综合创新平台等新基建建设应用,推进新方位、系统化的乡村政府职能流程优化,因地制宜开展数字化乡村治理的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4.
当前,城乡结构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道路的阻碍。数字技术无疑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但乡村发展还面临“新基建”发展不平衡、数据共享难实现、城乡“数字鸿沟”扩大化、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低等问题。本文认为,持续推动乡村数字化进程,需要夯实基础设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用好大数据。  相似文献   

5.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聚焦数字乡村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旨在厘清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具体而言,本文系统梳理国家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政策对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进行阐释。从财富创造效应视角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培育智慧农民等角度促进农村财富积累,起到了“做大蛋糕”的作用。从普惠共享视角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技术扩散效应、资源普惠效应和网络共享效应助力农村的普惠共享,起到了“分好蛋糕”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数字化财富创造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力较弱、农民数字素养亟待提高、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鸿沟依然突出、数字技术的产业融合效应较弱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动态发展、覆盖全面的系统性工程,立足“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为推进方向,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与乡村治理的发展逻辑,系统阐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探索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前提下,乡村治理现代化高效能发展的能力和体系建设框架,为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建立秩序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丹愉 《改革与开放》2023,(21):29-33+52
数字乡村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但目前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技术应用不普及、信息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广数字技术应用、保障信息安全等措施是解决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指向的“治理逻辑”效能的提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行政主导的供需错位、文化扶持的只“送”不“种”、责任主体不清下的主位缺位和文化资源开发下的价值悬置等问题,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着眼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供给旨向回归、以文化机制创新驱动公共文化再生产、以多元主体参与锻造协同治理模式、以产品价值定位实现公共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9.
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有助于绘就乡村生态振兴的壮丽蓝图。二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双向赋能,内在耦合。在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福建省各地积极探索“绿盈乡村”发展模式,在复兴乡村生态文脉、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及畅通生态致富门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共建行动迟缓、产品供给不足及制度亟待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现状,从理念培育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乡村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将乡村振兴纳入法治轨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为指导。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必备的法治体系,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健全乡村振兴法治保障体系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中国建设亟待加强的关键领域。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考量,只有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乡村基石。加快形成乡村振兴领域科学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严格公正的执法司法体制、持续深入的乡村普法工作机制和浓厚热烈的全民守法氛围是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要在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协同发展的进程中,着力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推动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全方位的质量提升与效益提升,也是基于“四大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数字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对应、高度适配,乡村数字化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场域和战略实施支点。文章构建了乡村数字化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阐释了乡村数字化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导、技术驱动、产业引领、政策保障“四位一体”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要持续提高乡村数字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数字治理对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赋能水平和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一些因素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进程,因此,要从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合理界定组织功能、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着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治和社会治理功效,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最大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黄爱华 《黑河学刊》2023,(6):124-128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乡村治理问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全面推进,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与社区治理的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本文着眼于乡村治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分析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势与挑战,并积极探寻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治理智能化成为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新理念和新路径。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从理念上已经得到强化,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政府视角和农民视角提出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秦遇龙  吕江宇 《发展》2022,(1):10-11
“数字政府”建设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需要和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建设和市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举措。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7.
智慧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先驱,其成效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当中逐渐呈现。在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应对的层面,智慧治理以其灵敏高效、联动融合的特征,从数据化与信息化多个层面推动着我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将智慧化的治理方式运用到乡村治理中,不仅可以助推文明乡风的实现,促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的成型,对于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并行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治理参与下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公平可及享受健康是全人类的期盼,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也是各国的共同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促使各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竞争走向合作,从零和博弈走向互利共赢。已有文献从基本内涵、理念生成逻辑、构建路径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过程—行为”视角,提出“认知—认同—参与—共享”解释性框架。厘清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进现状,剖析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壁垒,进而提出各国参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描绘了未来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美好图景,期许在法治框架下探寻全球卫生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9.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旅游紧扣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充分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以解决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结构性、制度性、利益分配和城乡二元制度等诸多问题,对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主体的组织重构、乡村治理格局的优化、治理关系的整合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旅游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维度进行探究,阐明旅游参与实现多维“乡村性”价值回归的“三风”治理模式,并构建旅游影响下乡村“高质量空间生产”框架;以此为理论框架对共同富裕的赋能过程进行解构,并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黄龙岘村为例,对旅游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进行演绎。乡村“高质量空间生产”的机制解构与案例分析,表明旅游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更应注重乡村生态宜居的长效发展,突出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相统一,并发挥乡村资源利用与人才利用的双重效应,提供一个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政府治理形态的转变。在区分数字政府概念与电子政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明晰数字政府建设的内涵、政策倡导,并从总体上分析了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现状。福建省创新政务服务平台,推出的“闽政通”APP充分融合了各类资源并对原有治理形态进行重构。基于此,以“闽政通”APP为例,分析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原则、逻辑、困境和路径,并得出结论:数字政府建设是在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下,以公民为中心,通过创新和融合对政府行政方式与组织形态进行重构,以期在未来达到社会协同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