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臻 《乡镇经济》2002,(12):14-15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稳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建国以来,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极大地激活和释放了农村生产力。然而,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行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苏州广大农村对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涌现了许多好的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式,土地流转正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个热点。一、当前土地流转的状况1.面广量大。苏州很早就进行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的探索,在全国刚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部分…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要求,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要求,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适应现代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将对国民  相似文献   

6.
庆刚  马跃  方俊 《江苏经济》2003,(9):58-59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近年农业增产不增效的现状,又使农民种的土地成了难以割舍的“鸡肋”。在沭阳县扎下镇,许多农民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土地流转渐成风气。农民不仅可以从租地大户那里获得一定的土地转包收益,而且还可以出外安心打工、放心挣钱。既得“鱼翅”,又得“熊掌”,土地流转俨然成了扎下农民增收致富的“跷跷板”。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市场,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形成动因的探究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农民流出土地主要基于土地的预期收益、集中开垦带来规模效应、政府的推动等。而土地的保障功能弱化、农民非务农收入增加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共同促使了农民将土地流出。  相似文献   

8.
汤平 《首都经济》2009,(3):33-34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母”.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活的来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家一户分散型.小面积的经营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提高土地的产出.发展高端.高效、安全的农业.土地流转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江苏经济探讨》2009,(9):58-62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努力提高集约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举峰 《发展》2008,(6):37-37
一、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流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确立和巩固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农户的生计不再主要维系于农业,不少劳动力长期离土离乡,有的务工.有的经商,已经很难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民大多数是所谓的“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无力从事土地经营和管理,使农村大量土地闲置。特别是一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以至放弃田地,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甚至使土地撂荒,浪费资源,影响农村发展。“人动”是“地动”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劳动力转移,客观上为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创造了条件。只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这句话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土地必须集体所有,二是它的主体是农民,三是在流转时必须农民自愿,且需要有偿。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符合中央对土地及其流转的规定,需要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是有效地促进“三农”裂变,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推进土地有序流动,活跃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均在积极探索之中。近日,我们深入到土地流转工作做得较好的巢湖市和县白桥镇,就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和流转后经营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的重要性高于全社会的任何制度。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合理的土地制度设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土地资源有限,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高效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我国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土地流转合法化给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带来的契机是明显的,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的变革,农业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重点研究了土地流转新模式下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农民手中的资源及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林静国 《宁波通讯》2005,(10):46-47
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县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探索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之路。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6万亩,  相似文献   

17.
马斌 《发展》2011,(9):41-42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如何使现有农村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进而提升农业整体质量效益,是摆:茁各级决策层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一、土地流转是创新农地制度与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土地流转是在农业产业化兴起的过程中开始的、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动国在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与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现行农地制度今在有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看到,为创新现行农地制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土地流转要充分考虑中国特色。一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珍稀;二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无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均占有土地的数量均计信大苦异;三是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牢固存在的家庭联。“‘、h包制。这是我国农村最具体、最丰富的微观经济基础,是我党在…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步伐,增加农民的财产权收益。经过30年的发展,土地流转形成了各种模式,广西金穗农业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其金稳土地流转模式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模式研究分析,认为其二次承包经营型、龙头企业+大户基地型对推进土地流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并提出了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平台建设、土地确认、以地养老等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苏莉 《魅力中国》2011,(14):104-104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土地流转背号的思考,详细分析了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