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之城     
大连对我而言是一座特别的城市。 从1996年进入《足球之夜》开始到现在。我每年都会来到这座城市,不管一次两次,还是八次十次,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因为足球。除了我工作的地方北京,还有自己的家乡石家庄。我算了算。大连是唯一一个我每年都会造访的国内城市。  相似文献   

2.
张嘉树  王华 《东北之窗》2011,(Z4):113-115
阳春四月,中超联赛如期开打,大连的实德足球队第一场就遇到了巨无霸恒大。虽然零比一告负,但是打的并不难看。这也应验了我在赛前壮行会上提出的一个口号:"恒大恒大,并不可怕。"这口号还有下一句,叫做"实德实德,冠军必夺。"这句口号大连球迷喊起来好像底气不足,但是想想当年国安队"永远争第一",在大连这座足球城里,要夺冠有什么奇怪呢?由此我想起刘建宏春节前给《东北之窗》写的一篇文章叫做《特别之城》。按照他的说法,这种"特别"居然缘于足球。我很愿意引用建宏文章的一段话:"大连是一座阳刚的城市,这并不是说这个城市的姑娘不美丽,不温柔,而是因为阳刚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我试着追寻一下原因,足球肯定是其中之一。不  相似文献   

3.
记得大连曾经有一个市微,也不知现在是否在用。市徽图案好像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元素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足球。我曾经在广州《足球》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说.“足球是大连不落的太阳,在这座城市里产生冠军,那很正常。”  相似文献   

4.
朱元宝  陈搦  王华 《东北之窗》2011,(21):100-102
金秋10月是收获的季节,大连足球双喜临门,实德成功保级,阿尔滨不仅提前冲超成功,而且再创当年升级当年夺冠的奇迹。大连足球中超德比的到来成就了大连足球新的里程碑。足球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无尽的欢快。足球之于大连,"足球对大连人来说,不仅是娱乐,而且是精神"。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大连这座足球名城有着横跨两个世纪的足球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周末,我不是在体育中心,就是在去体育中心的路上。这句话是对济南球迷真实的写照。很多城市的球迷都在羡慕济南人,羡慕济南这座城市,因为这里有鲁能泰山队,有一座漂亮的球场,有一群可爱的球迷。足球,让济南闻名全国;足球,让泉城焕发了新的光彩;足球,这更多人爱上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6.
朱莉 《东北之窗》2014,(9):58-59
正大连被誉为中国的"足球城"。足球是大连人的骄傲,更是赋予大连这座城市以激情。论起足球,我们很多大连人都引以为豪。足球运动在大连根深叶茂,蔚然成风,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还记得二三十年前这样一个画面,刚下班的工人们骑单车夹着饭盒,浩浩荡荡来到当时还是两块黄土球场的人民体育场,仅是为去观看—场业余的足球比赛。他们边吃边看,还用金属勺子把铝皮饭盒  相似文献   

7.
王希君 《东北之窗》2014,(18):70-71
正几天前在棒棰岛宾馆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佩甫探讨小说创作时,他的一句经典经验打动了同样习惯的我:"我写小说最难的是开头的第一句,第一句有时候能想好几个月,第一句有了,小说主体基调就全成形了。"我瞬间联想到,一个城市的美食味道不也是这样吗?找到了城市的味道特征,整个城市的美食风格就全显现出来了。原汁原味咸鲜口,这就是大连这座城市的味道灵魂。大连人千百年来的美食味道虽然千变万化,都离不开以大连海鲜为主的这个味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阿尔滨"不冲超都难"。阿尔滨作为足球城一支新生的足球力量,冲超本身证明一个非常简单而又被人忽视的事实:大连的足球土壤是深厚的。虽然阿尔滨队中有很多其他城市的队员,但球队的高层和大多数球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阿尔滨的理念、梦想都深植于大连的足球土壤,大连大学体育场观众容纳的数量有限,不过阿尔滨在这里种下希望的种子。"见与不见,爱都在那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是个人、企业的行为,这是整个城市经济与足球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的  相似文献   

9.
陈搦  王华 《东北之窗》2011,(21):104-106
初识安贞焕,是2002韩日世界杯,他是球迷眼里的狮子。近看安贞焕,是这几年的大连实德,他是姜末画里的狮子。告别安贞焕,是这天的金州体育场,他是我们梦中的狮子。安贞焕漂亮,安妻子漂亮,甚至两个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和他的一家,简直太完美了!但是,大连足球呢?却是太不完美了!我不知道,面对这样的反差,大连人都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这天球迷点起的焰火,是否能够燃烧这座城市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是吗?是。这个排名不是我的异想,也不是网上传言,而是那个世界闻名的电视节目排的。每次看《非诚勿扰》,都会打出滚动字幕,在全国五大城市设有报名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虽然有些大连姑娘小伙子在这个节目里面表现出来的素质不是很让人欣慰,但是大连能够始终排名第四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大连为这档收视不败的经典节目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我们大连也应该感谢江苏台为我们做的很  相似文献   

11.
付馨  云龙 《东北之窗》2013,(6):22-23
环保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理念你可以去认知,去揣摩,行动必须去见证,或者去发现。人们都知道,大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可以想到她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是苛刻,但大连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了自身环保理念的呢?让我们在城市建设的细节中逐一找寻。市政建设:技术·细节·统筹大连的胜利路,每年的夏天,两旁茂密的梧桐树遮蔽搭连在一起,树荫下是整洁的马路,无论是开车从这里驶过,还是在路旁散步,都会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即使到了秋冬时节落叶纷飞的时候,一样充满着浪漫的格调。很多外来人走在这条路上,都觉得这是自然造就的景色,实际上这里还有许多城市建设者精心的考量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今非昔比     
姜末 《东北之窗》2014,(14):67-67
正昨晚收工,哥几个又去撸羊肉串喝啤酒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打车回家。上车后,司机问我,你就是姜末啊,口气并不友好,都是打车软件惹的祸。我说李师傅你好,呵呵,我手机里也有他的名字。听口气,肯定要说球了,他问我大连足球怎么让你们祸祸的?谁?我说别高抬我,我就一记者。说完我有点后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乎大连足球的兴衰,我们每一个大连人理应都有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和2007年,我去大连休假了两次。我度假一般比较喜欢选择9月份,这个时节,中国北方不像南方那么炎热,沿海一带也很少会出现台风肆虐的情景。我们一行10人从远东来大连休假,其中的一个项目是在中医治疗中心治病。我们那儿的9月份,大海已经不适合游泳,但在大连,这个季节的海水还相当温暖,水温在20℃-22℃。实话实说,大连海域的水质似乎不如我们那里的好,  相似文献   

14.
薛峰  张达 《东北之窗》2012,(2):76-77
“大连的父老乡亲。大连的良师益友给予我的太多太多,而我对大连,对大连人民的贡献则太少太少。现在,我这个在外奔波30余载的大连女婿带着妻子回来了。我要用蘸满浓墨的笔。赞美大连,歌颂大连,为大连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为大连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献出我余生的全部心血。”这是军旅作家刘国彬10年前发表在本刊中的一段话,这也是他对大连这座城市许下的诺言。如今,已经74岁的刘国彬仍然在不断地写作,用文字来赞美大连,兑现当初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
陈搦 《东北之窗》2012,(Z2):114-115
龙年对于大连足球来说将是不寻常的一年,这是足球城真正意义上的德比元年。每个大连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德比的憧憬,对中国足球回暖的期盼,足球在龙年,意味着大连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连我的家,谁知大连有多大,开门千里阳关道,推窗万朵绚烂花……”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唱出了大连人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满怀豪情,是大连精神的浪漫写照。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弱化对美得追求,对美的呵护,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大连,在2009年8月17日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响亮提出“全域城市化”建设,从此吹响了迈向寓庶美丽文明大连的历史号角。这是事关大连669万人口发展未来的重要节点,全域城市化的发展征程,一路上都是民生幸福的欢歌笑语。回顾三年多来的尘域城市化建设成就,展望明天全域城市化前景,着实令人振奋。“你也很爱她,我也很爱她,大连是咱共同的家。你也添块砖,我也加片瓦,共同建好美丽的家。”我们爱大连,我们便快乐地奉献,为她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为她的未来放声歌唱。  相似文献   

17.
澄波 《东北之窗》2011,(13):118-119
啤酒与大连的缘分来自海。 是海让大连成为一座现代国际化城市,海的通达性,让生活于斯的民众豪爽大气,乐观向上。不拒接一切好的舶来品,是这座海滨城市的性格。啤酒,这种外国人发明的饮料就随着海洋文化,登陆到了这个辽东半岛。  相似文献   

18.
陈搦 《东北之窗》2012,(2):114-115
龙年对于大连足球来说将是不寻常的一年,这是足球城真正意义上的德比元年。每个大连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德比的憧憬,对中国足球回暖的期盼,足球在龙年。意味着大连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刘学文 《东北之窗》2012,(18):16-16
社会的浮躁与价值观的多元性选择,并没有将这一堆文化人涂抹成多样的色彩。信念——因坚守而精彩。 一个老人他走了,他是带着癌症——那几乎让人人都会恐惧的绝症,离开这座城市的。 他仅仅以炝菜刀那最原始的技能为这个社会,为大连这座城市,做了一个外来人口人生最质朴的注解。  相似文献   

20.
李娜 《东北之窗》2012,(15):102-103
2002年,我从一个对艺术充满美好憧憬和梦想的学生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角色的突然转换,令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忐忑,并夹杂着几许的不安;我热爱大学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热爱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大连,更热爱这个五颜六色、充满无限遐想的城市舞台……时至2012年的今天,10年匆匆流过,回首当年第一次登台的演出情境,禁不住产生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