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区域中心城市非线性经济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知识经济特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本担当了先进经济体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支撑产业角色,因此研究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线性系统的方法对区域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构造了包含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与城市三个子系统的区域中心城市非线性经济系统以及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对2005~2010年深圳数据的实证分析,从市场导向、产业融合、产城融合三个角度给出了支持深圳区域中心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框架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天津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积极推进三地产业链融合,是助推天津先进制造业越级提升的重要手段。但三地产业链融合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产业结构不均衡,多集中于产业链中下游,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现代化水平不高,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不明显,跨区域产业链融合效果不佳等问题仍较为严重。要以加速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链融合,深入推动天津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通过优化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协同系统架构,完善产业链发展体系;精准对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转移,激活先进制造产业链内生动力;转变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提升;推进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加速三地产业的协作与融合;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融合,优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加速人才链建设,为先进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提供支撑等途径来加速实现三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测度江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空间协同集聚指标,发现整体上江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和空间集聚度不高,提出要发挥江西各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要素优势,要在产业关联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业和空间上的融合作用,要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断优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价值链,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链,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能级跃升的显著标志。积极顺应这一客观规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优选战略。一、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显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十大战役"为平台载体,以"十大改革"为强劲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协整方法及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仅存在较弱的协同发展效应。原因主要在于南京市的先进制造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布局分散,面临的市场环境较差等。因此,建议政府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集聚区建设、完善市场环境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关键期,天津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应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加强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在金融创新上要突出各片区特色并形成联动合力,三大片区应联合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选取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重点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及行业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当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城市规模、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呈倒U形关系。当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呈倒U形关系,且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推动产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及监管强度。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而催生的制造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制造服务业在诸多大型跨国制造企业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在国内仍是一个新兴领域。引导、培育和壮大制造服务业将是各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天津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要因势利导,在制造服务业领域抢占先机.将其作为新时期天津推进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盛革 《特区经济》2014,(3):92-94
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探寻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然后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基于价值网视角,理论描绘了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型。该模型刻划了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能够帮助分析国内传统制造业低效的分工体系和交易效率对产业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打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低效平衡、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制造业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它既代表着制造业的高水平,也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国家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天津做出了"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天津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的过程中,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天津先进制造业人才的现状,提出天津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方向,对天津先进制造业人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背景下,构建集聚模式多样化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对于降低城市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产业集聚类型异质性视角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制造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基于集聚外部性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集聚类型异质性来看,制造业集聚和产业协同集聚均与城市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更显著也更强烈,特别是在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过程中;从集聚外部性异质性效应来看,相较于MAR外部性效应,制造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效应更能促进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全行业协同集聚的Jacobs外部性与城市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曲线关系,且这种影响在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过程中更显著;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产业集聚类型异质性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应培育差异化的主导产业,优化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培育制造与服务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茜  陈丽珍 《特区经济》2011,(11):54-56
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本文在对苏、沪、浙现代服务业整体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苏、沪、浙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产业、优势产业。提出对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即应重点发展既服务于江苏先进制造业又服务长三角整体发展,实现同沪、浙协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产业。  相似文献   

13.
《港口经济》2012,(4):61-61
今年天津滨海新区将构建国际一流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擎驱动、协同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年产值力争突破12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李琪  吴继英 《科技和产业》2022,22(12):265-270
基于2010—2020年镇江市时间序列数据,从行业异质性视角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考察产业间互动关系和互动效应。研究发现:2012—2016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先进制造业,2017年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优于先进制造业;“两业”耦合协调度呈现起伏波动的特征且行业异质性明显,没有达到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向促进作用明显,但存在非对称的互动关系且细分行业之间的互动效应具有差异,未实现行业间的充分互动。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创新研究多基于制造业的背景,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研究更不充分。然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最快的产业,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对中国有巨大现实意义。该文介绍了产业创新的元素和创新模块,并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创新特点作出的比较,揭示了两者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提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创新政策作用的关键结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组织创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代表、市国资委一级巡视员孔晓艳表示,天津国有企业具有良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在三个方面发力,发挥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市制造业做大做强. "天津国企将在转型升级、构筑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孔晓艳说,在产业转型方面,将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在加快企业转型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制造业国企混改,引入战略协同性好、业务契合度高、产品关联度强且扎根天津发展的真正战略投资者,不仅引入有效的技术、市场及产业协同等战略资源,还要具备为天津导入有效战略资源的能力,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同时,我们还将加快产品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效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存量资产业务整合提升和'老字号'品牌再造,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峥嵘 《上海国资》2009,(10):23-24
上海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已经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全国中心城市,上海必须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型和提升,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正是上海为现代服务业腾出发展空间的过程。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上海强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和直接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津自贸区挂牌运行后发展势头迅猛,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然而天津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相对薄弱,比全国平均水平仅高出2.75个百分点,因此努力构建天津科技支撑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补短板"的当务之急.结合天津自贸区的产业特点,应重点突出对租赁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推动的科技支撑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9.
卢跃 《宁波经济》2010,(6):14-17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和基础支撑。“十二五”时期宁渡要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既是贯彻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十二五”宁波服务业要达到“半壁江山”的目标,重点要在发展总部经济、培育新兴现代服务业、加强产业联动等三个方面寻求新突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形成并发挥“五种新优势”,关键路径是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具体体现在“集中、集聚、集约、集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宋莉 《上海经济》2003,(6):15-17
中国加入WTO后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调整的战略目标是:政府合作,加强协同,通过培育和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理顺地区合作秩序,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形成若干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落;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培育和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使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率先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