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世界商贸活动的第一大出口圉和第二大进口同。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增长的走势,引起世人瞩目。中目的发展被一些同内外的学者称为“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荩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劳动力资源充沛的中国成为制造业的中心,被誉为“世界工厂”;资源充沛的巴西、俄罗斯等国,成为世界的原材料基地;美国、欧洲等资金、技术充沛但劳动力价格昂贵的国家,则把制造业外包,经济日益白领化,成为金融、高科技的“后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3.
“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缘起英美的“世界工厂”在经济全球化下已有了新的内涵,只有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生产价值链最大经济利益的“世界工厂”,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获得巨大发展,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经济重心的地位。但中国应利用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以获得经济发展空间,成为工业生产强国。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国内外有关“中国制造”的议论颇多。国外有的人认为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会威胁他们,国民对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则喜形于色。在国内,有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建立“世界工厂”,或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失去;而大多数人认为,应看到中国尚没有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有条件成为“世界工厂”,现在必须抓紧时间整合各种资源,攻克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近来,关于中国将建设“世界工厂”问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2002年7月28日,北京有关学术单位召开了“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发展”研讨会,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一、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说起2002年2月24日,美国的《财富》杂志对“中国制造”问题发表了一篇主题报道,该报道认为,“中国有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报道指出,由于中国自身的技术、劳动力等优势,加上东亚新工业化国家及欧、美、日厂商的大量投资使中国大陆已经能够生产所有类型的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4,(10):38-38
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国制造业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但中国只是一个‘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7.
摊开中国地图,广州位于五岭之南,地处珠江出海口。外可通达世界各国,内有广阔的珠江流域腹地,其位置之显要一览无余。 地利,是许多省市羡慕不已的资源优势。 理所当然,广州成为中国20世纪改革开放前沿地,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多年来培育了一批有实力、敢为人先的民营企业家,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世界工厂”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世界工厂”可界定为传统世界工厂和现代世界工厂,且各有其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世界工厂到现代世界工厂的转变。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为现代世界工厂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上的历史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必将面临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战略选择、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中以弱搏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如果中国能够赢得这些挑战,整个世界的市场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昭示着人类社会真正能迎来和平、安宁和幸福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金三三 《现代乡镇》2012,(11):84-99
数据说话:“中国制造”的“世界第一”竞争力指数在被评的26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开篇,先向读者引用四个“据”。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数据,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  相似文献   

10.
拥有大批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在溶入国际经济体系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根据WTO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提供了世界上20%的纺织品和28%的服装.如果发达国家解除对纺织品贸易的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可达50%左右。除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之外,中国还是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根据美国电子消费品协会市场调查研究表明.世界上50%的DVD、数码相机、  相似文献   

11.
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中国制造”亦成为全世界生产网络和销售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中国制造业如今显露的处境已经相当严峻。员工工资和原材料的大涨、人民币升值、融资难和融资成本提高等直接原因使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科教兴国”与中日经济技术合作余炳雕,郭燕青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其同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比较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其主客观原因。首先,就客观原因来说,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的多极化带来世界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给中国授予“世界工厂”名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不是英、美、日曾担当的“世界工厂”,而一个内涵已“与时俱进”的“世界工厂”,说白了,就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世界加工厂”.  相似文献   

14.
成为“世界工厂”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但是,世界工厂的建设需要有相应配套的市场机制,特别需要市场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工具市场具有转移风险和发现价格的经济功能,我国的期货市场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进一步发展我国衍生品市场,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形成自主定价中心、健全风险管理和回避的市场机制,推动中国早日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15.
赵晓 《西部论丛》2003,(1):22-23
通常只有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最早的“世界工厂”是英国。PatHudson在“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中这样描述当时的“世界工厂”——英国:“在19世纪的几个年代中,英国制造品一度控制了世界贸易。许多大宗制造品在英国能更为有效地生产出来,比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16.
“世界工厂”是对“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这个概念的通俗叫法,来源于对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兰开夏郡的美称。当时英格兰东北部的兰开夏郡拥有大量失业的农民和来自非洲、欧洲其它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大大促进了英国在纺织、钢铁、机械、采煤等产业上的崛起,并带动整体制造业的发展。于是英国以其占世界30%-50%的制造产量、20%-25%的贸易量而主宰了世界经济,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其后美国、日本先后于19世一、“世界工厂”的原意产业走纪9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纵观三大世界工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感受经济已成为第四种经济形式”的论点。该论点是当时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出版的一部名为《感受经济》的著作中,由作者约瑟夫和杰姆士提出的。他们指出,在当前和今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感受经济”(Experience Economy)将成为继物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4,(6):28-31
一般人认为“世界工厂”或者说国际制造中心只是规模概念。也就是一个国家或某个经济体,只要其制造业总量达到了相当份额,就可以够得上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了。其实,笔者通过对于“世界工厂”的研究发现,“世界工厂”并不光是规模这单一指标的领先,而是“三重指标”的领先,即规模领先、技术领先和产业领先。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及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有目共睹,但近两年来制造业“回巢”和“转移”现象,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状况,加之已凸显的资源、环境“瓶颈”,我国制造业在国际较量中是辉煌再续还是难以为继?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否冲击其“世界工厂”地位?这成为许多研究者和实业者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单永贵 《改革与开放》2005,(5):24-24,23
<正> 改革开放,尤其加入WTO,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正发展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MADE INCHINA已成为当代全球经济中一个最具象征性的词汇。目前,中国有100多个企业的生产总量占世界首位,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各地,对此,不少中国人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却很少有人冷静地思考。"世界工厂"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目前是否具备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