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1月以来以福安市公安局为主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部门结合福安市流动人口实际,围绕着“拓展以房管人理念,实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信息化”的主线,确立以实际居住地址为主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纵观福安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整体体制,其本质上仍与大多数省市一样采用的是“治安管理拓展型”的管理体制,存在重管制轻服务,重直接管理与轻社区参与,重经济利用与轻社会融入和重强化政府管制力量,轻多元协同管理等问题,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实现从“治安管理拓展型”的管理体制向“专业机构协调型”管理体制转变,以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关系社区稳定、发展、和谐的大局。面对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共荣发展,创科学发展之先,争和谐社区之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小板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严肃管理秩序,更加注重服务,探索建立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举措,在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极具意义的实践与探索,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不但会影响流动人口本身的利益,还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2,(5):101-101
临夏市红园街道西门社区作为"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示范社区",以"掌握百分之百信息,提供百分之百服务"为主要内容,确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的工作新机制,建成了"人口生育文化大院""技术服务室"和"流动人口服务大厅"。  相似文献   

5.
一、流动人口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的提出 流动人口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是指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如公安、劳动、房管等)积极指导和配合下,基层社区以社区资源为基础,运用社区管理的机制和手段,促进社区整合与稳定,以努力为社区居民(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与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社区化管理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属地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发展》2013,(7):103-103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管理数据,全面摸清折桥镇流动人口底数,切实加强流动暂住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利用30天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清查集中服务活动。一是对辖区内出租房、铺面、茶园、文化娱乐场所、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进行地毯式的摸排,对清理出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 流动人口通常被界定为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外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口,或在流入地居住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流动人口大批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给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天津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购房逐渐成为天津市流动人口获取住所的重要方式,其住房类型以楼房为主,住所配套设施较完善,居住质量较高,居住环境较好,居住满意度较高。但是,也存在人均居住面积较小,隔离化程度高,男性流动人口、老生代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流动人口、低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较差,改善居住状况面临压力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天津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部分外溢于现有组织管理和控制体系之外的群体,如果没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将会带来较大的负作用与破坏性;如果管理好,将会对城市发展与稳定起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农村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但目前南京市对流动人口管理存在机制障碍,流动人口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构建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周要言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8):20-20
“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春节期间。《求是》杂志刊登的中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署名文章提出:“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的任务.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乡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日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倍加重视的工作任务.诸暨市面对41万多外来流动人口,发扬社会矛盾大调解的"枫桥经验"历史传统,寓流动人口管理于服务之中,创造"组、引、发、编、建"新方法,有效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3位,荣获全省平安县市"七连冠"和平安创建最高荣誉"长安鼎".日前,我们组成调研组对其做法进行了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12.
李荣华 《特区经济》2012,(8):282-285
非政府组织是完善社会管理重要力量,具有沟通协调、拾遗补缺、促进社会和谐等独特功能。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公众认知度低、法律不完善、行政化倾向、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在社会管理中的有效参与。因此,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社会监督等途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中国农民解放生产力和推动自身发展的伟大创举.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是支撑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重要力量.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最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此,我们的城市政府应该转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大力加强与改善对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流动人口人数多、规模大、且多为农民工,引起的社会问题较为严重。流动人口服务于管理工作又存在着服务理念有待加强、部门联动亟须推进、信息资源亟待整合及人员素质亟须提升的问题。以实际出发,为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建议如下: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完善合力推进机制、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成林 《山区经济》2008,(2):31-3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流动,已是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特征之一。人口流动,既有其市场化特征,有伴随着政府的政策引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科学的、可行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机制,并作了积极的研究、探讨、试验、总结和完善。现就兴县流动人口管理研究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波 《改革与开放》2013,(15):53-54
当前流动人口人数多、规模大、且多为农民工,引起的社会问题较为严重。流动人口服务于管理工作又存在着服务理念有待加强、部门联动亟须推进、信息资源亟待整合及人员素质亟须提升的问题。以实际出发,为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建议如下: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完善合力推进机制、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7.
西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为我区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也在环境、就业、治安等方面带来了一定压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和谐西藏的重要保障.西藏流动人口的构成主要为宗教文化型、政策引导型、经济发展型等三种类型;其特点是数量的递增性、流动的季节性、分布的集中性、年龄的轻龄性、文化的悬殊性和构成的复杂性.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利影响,对西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更新观念、强化法制、改革体制、完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完善西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许彤 《宁波通讯》2011,(8):14-15
在镇海区蛟川街道俞范村委会办公大楼二楼里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会所"里,有八九间用来服务流动人口的办公、娱乐、健身场所,这是让所有来自该村1万多名外来人员感到骄傲的一件事。在这里,设立了"新镇海人"职工艺术团训练基地、教育培训中心、暖心坊计生综合服务室、图书阅览室、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十大活力城市”评比中,无锡市以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化管理、亲情化服务,荣获全国唯一的“农民工最满意城市”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作为全国经济发展中心,上海已于2005年成为我国外来流动人口数量最大的城市。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涌进为城市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剖析了当前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