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汇率风险防范途径及其可选择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时常面临汇率风险而遭受损失。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途径有科学运用金融工具进行保值、实施灵活经营战略有效规避、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防范等三个基本方面。这些途径包涵不同的具体措施,这些途径或措施通常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形成一整套防范汇率风险的综合体系,从而使企业汇率风险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物流业务外包的实施条件与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本河  尹庆恂 《特区经济》2009,242(3):294-296
对物流外包实施决策中所需要考虑的企业内外部先决条件和实施外包的障碍和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成功实施物流外包所需要具备的四要素,即企业需求或供应链需求、成熟的3PL/4PL物流市场机制、标准化的管理评估标准以及良好的供应链战略协作机制,基于这些要素考虑基础上的外包将极大地规避企业面临的外包风险。  相似文献   

3.
隗鹏 《中国经贸》2013,(19):64-66
根据保险原理,风险发生时,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有共同协作、避免损失扩大的义务,而保险人往往因为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的人才队伍,对风险处置和应对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出口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一旦风险发生,在第一时间通知保险人,通力配合,有效减损。  相似文献   

4.
采购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企业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采购风险将可能导致生产中断、资金损失以及声誉受损等问题。电力工程采购项目具有资金密集、多部门协作的特点,其采购过程的风险管理更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项目采购活动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电力工程项目采购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电力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管理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仓单质押风险的共同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仓单质押业务作为金融与物流协作的衍生产品,既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紧缺困境,又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新的利润源,同时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风险,因此应在仓单质押业务的过程中加强对该风险防范的研究,建立生产企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政府机关共同参与的多方共同治理架构,以促进该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中的组织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中伙伴间的组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风险因素主要有:沟通协作因素、一致性因素、信用因素、激励因素等。本文提出了应对组织风险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司债券违约会对地区同伴企业的债务融资产生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对地区同伴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违约事件促使地区同伴企业增加长期金融负债并降低展期风险水平。基于信息的学习机制和基于经营的抵押品机制与竞争机制可以解释同伴企业加杠杆行为。同伴企业存在出于生存需要的应急性加杠杆和出于经营需要的预防性加杠杆。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在满足债券违约风险下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面对违约事件的冲击,要从融资能力方面防范和化解区域性债务风险,减少信息冲击和经济冲击的共同作用,加强区域协作,维护企业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这既有助于恢复经济,也有助于防范债务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传统的企业剩余分配制度的局限性,提出了新型的“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并论述了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选择的动因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已是近年来理论界和企业界所研究的热点,但是有关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文章着重分析虚拟企业的协作风险,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引入风险因子的概念,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虚拟企业协作风险予以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0.
王楠 《中国经贸》2011,(18):219-219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外围层,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各项资产中风险最高、收益最强的流动资产。如何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规避资金短缺风险成为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与发展(R&D)经费总额、R&D经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人均R&D经费三个指标的变化为标准进行分析,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R&D经费水平的变动分为三个阶段,在分析中也把中国与主要国家的R&D经费水平进行了对比,并展望了中国R&D经费水平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R&D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R&D人员绩效评价的基础。本文首先对R&D人员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建立符合R&D人员特点的绩效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现在比较流行的三种绩效观点,对R&D人员进行绩效界定;最后依据R&D人员绩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平衡计分的思想,建立能全面反映R&D人员绩效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蒋银娟 《南方经济》2016,34(2):13-27
文章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构建了包含技术种类扩展和质量阶梯升级的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模型,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同时受到多样化效应和“创新性毁灭”效应两种效应的作用。文章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波动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研发强度较低时,研发强度增加将有利于降低企业产出波动;随着研发强度的增大,生产率提升、“创新性毁灭”效应更加明显,企业增加研发强度抑制产出波动的作用逐渐变弱。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多样化效应具有抑制产出波动的作用。因此,企业应保持适度的研发强度便于抑制产出波动、保障生产供给侧稳定。  相似文献   

14.
何爱  钟景雯 《南方经济》2018,37(10):92-112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陈飞翔  戴伟 《亚太经济》2006,23(5):84-87
本文在搜集省际层面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构建了R&D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对跨国公司R&D投资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强度、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对跨国公司R&D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政策含义在于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应当增加我国自身R&D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技术异质性角度,指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异质性企业有不同的研发选择。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削弱企业研发的边际收益,不利于企业研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以摆脱环境规制成本。这两种效应在不同技术企业中的差异会导致异质性企业截然不同的研发选择。为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推导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不同技术企业的研发选择。发现对于高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摆脱规制效应超过利润削弱效应,环境规制力度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而对于低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起主导作用,环境规制力度增加反而阻碍企业研发。进一步利用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和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水平,这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体现在广延边际企业是否研发的选择上。集约边际上,环境规制增加了高生产率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种作用随着企业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增加而递减,最终逆转为减少低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广延边际上,环境规制使低生产率企业相对高生产率企业进入研发的概率更低,而退出研发的概率却更高。  相似文献   

17.
罗鹏  魏浩 《亚太经济》2006,24(6):97-100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依然是国际研发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同时,应该趋利避害,发展本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8~2014年27个省市(以下简称省)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外资研发嵌入指数测算体系,测度了我国各省外资研发嵌入指数,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测算我国省域市场创新绩效。通过DOLS模型和2SLS模型考察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外资研发嵌入程度对市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省域可比TFP,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影响的稳健性。研究表明:(1)全国范围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外资研发嵌入对我国市场创新绩效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2)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外资研发嵌入都对市场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中部地区情况不容乐观,短期来看,提升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的刺激作用缺乏稳健性,只有从长期来看,外资研发嵌入对市场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磊 《科技和产业》2006,6(12):14-18
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新战略正逐渐显现,这种战略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选取上海进行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有利于促进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有利于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经济体制的完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企业协作研发的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往协作研发的动力的回顾,作者提出了技术标准是企业协作的新动力,并用理论与实证的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