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侯瑞锋 《魅力中国》2014,(10):301-301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缺乏明示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且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使其为数众多的行政机关滥用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权,不仅降低了法律的威信,也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这也是充分实现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各国由于宪法基础、法治传统、民族特色等的差异,有关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具体构建存在很大不同,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形成了以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在我国,由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作最终的司法诊断是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形式审查方式难免流于形式。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3.
抽象行政行为是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不可诉的行为之一,但是无论从其本身的性质、司法审查的性质,还是宪政国家的要求以及国外的实践来看,抽象行政行为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的合理性都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4.
张蹇 《特区经济》2008,(9):248-249
中国现行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规定,对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终局行为和行政指导等非行政权力行为、以及行业组织的行政行为不作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审查范围。然而,根据WTO的规则和中国加入WTO时所做的承诺,现行的司法审查体制不能适应WTO规则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中国的加入世贸的承诺,所以改革中国的国际贸易行政诉讼审查范围,以适用时代的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5.
马晓丽 《魅力中国》2010,(33):34-35
依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除提起行政诉讼时要求附带审查之外,相对人不得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抽象行政行为审查监督体制的缺陷要求将抽象行政行为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即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机关的审查范围,业已成为学界有关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刘洋 《魅力中国》2013,(14):46-46
长期以来,由于对抽象行政行为存在不同认识,也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复议法一直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之外,我国远未建立起对抽象行政行为监督的有效机制。现行的法律和法规有时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还有空白,而有时虽然有规定,但也十分茏统,从而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形同虚设。而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正是一个国家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文先分析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现状及监督的必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不仅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行政权力自身完善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求。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制度设立的关键在于审查范围的限定。对学术观点和目前权力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将行政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是较为合理的制度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一直被排除到司法审查范围之外。在当前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大背景下,将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范围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文章力图从现有的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范围的种种理由。  相似文献   

9.
陈浩 《理论观察》2008,(3):74-75
理论界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违法损害救济制度的探究已久,揭开抽象行政行为的神秘面纱,将其纳入司法机关的视角下进行审查,健全对权力的审查和救济机制已为多数学者认同。但是,对具体制度予以构建的同时,不得忽视对行政自诉与行政公诉的关系以及司法救济内部结构体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之外。但对抽象行政行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法学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在我国经济体制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的新时期,有无必要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呢? 一、市场经济和抽象行政行为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改革应当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市场经济的具体制度等各方面都可归为转型、渐进阶段。在此阶段,从市场主体、市场行为一直到市场客体都需要统一的规则,这些规则大多需要由政府来规定和执行,以便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其中,抽象行政行为正是政府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往往通过行政立法等抽象行政  相似文献   

11.
吕峰  赵雷 《黑河学刊》2001,(5):50-51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 :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刑事侦查职能 ,即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发现的犯罪事实进行立案并采取侦查所需的强制措施。二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产生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下 ,公安机关上述两种职能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在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 ,公安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受到法院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 ,公安机关所实施的行为则不属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被告补证制度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行政诉讼规范被告举证行为的需要,但由于制度本身立法的缺陷、配套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及理念环境的缺失,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凸现了诸多问题,违背了创设的初衷,制约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发展。这其中既有制定理念不成熟的因素,亦有实务操作中的失误,而更多的是暴露了行政法律体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WTO的有关规则已明确要求成员国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因此,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运输的增多,海事行政诉讼将会逐年增加并越来越普遍。 一、海事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 海事行政诉讼是指从事海洋运输、生产等活动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港口行政管理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不服该机关的复议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向海事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司法审查未作明确规定.这种司法监督原则的单一性与行政法治要求的双重性(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不相匹配,从而导致实践中行政裁量权滥用、侵犯合法权益、没有司法救济途径等情况出现.因此,文章着重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尺度,一直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目前司法实践对行政行为的审查采取的是合法性审查为主、合理性审查为辅的原则,但一个趋势是,对行政裁量合理性的审查将越来越受重视。2015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几年因为处罚过当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案子并不少见,法官们在审查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逐一分析,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角度出发对其产生根源进行了探求,并希望能从公益诉讼角度打开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逐一分析,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角度出发对其产生根源进行了探求,并希望能从公益诉讼角度打开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入世承诺中选择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司法审查权,即行政复议和法院司法审查.但是我国承诺的是法院司法最终审查制度,即所有行政复议都不是终局性的,都要赋予当事人提请司法审查的机会.由法院承担司法审查职责是当今世界法治发展的主流,我国的承诺确认司法审查具有普遍性和终局性,采取了法治国家通行的司法终审模式,符合了当前法治发展中的司法审查主流.但是,当前由普通法院行政庭实施司法审查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了的形势需要,外贸救济的司法审查主体应该由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实施.  相似文献   

19.
王雪瑶 《魅力中国》2011,(8):122-122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和美国司法审查制度趋同性和不同的比较分析找到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裁量权像斧子一样,当正确使用时是件工具,它也可能成为伤害或谋杀的凶器”[1]。行政裁量权所具有的主观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决定着其存在滥用的风险,所以应当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合理规制。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制度,但模糊的审查标准导致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常被“束之高阁”。文章首先阐明行政裁量权滥用司法审查所面临的困境,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并在尊重行政裁量权价值的基础上,确立合理性审查原则、比例原则和行政裁量权滥用的情形,以此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