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战后,台湾经济经过几次转型,发展较快。第一次转型出现在60年代初,由替代进口工业化转变为出口导向工业化。第二次转型出现在70年代,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第三次转型出现在进入80年代之后,台湾当局提出“国际化、自由化和制度化”,以工业升级为核心,进一步开放台湾经济,试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台湾当局的“三化”方针。  相似文献   

2.
台湾经济经过三次大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台湾当局经历了"重经济,轻环保"到"绿色执政"的转变。在政策和环境的压力下,台湾工业的集约化程度较高,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发展战略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其科技政策的确立、形成及其发展,都与经济政策紧密相结合。因此,可以说台湾科技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1.台湾科技发展概况 50年代,台湾当局在稳定政局、恢复工农业生产的环境下,无暇顾及科技工业。当时,虽然借美援引进了一些生产技术和设备,但是科技工作处于放  相似文献   

4.
一、台湾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关于台湾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有以下几种: 1、发展战略分期。主要依据台湾当局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变化来划分发展阶段的。 (1)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战略阶段(1945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组日本占据时期的金融机构,二是国民党去台后随迁的金融机构。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恢复和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台湾当局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的限制,全力推动岛内证券市场的发展。   1960年正式成立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作为推动和监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并于1962年设立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始朝着自由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到80年代中期,台湾的证券市场已经初步发展成熟,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一、“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的基本情况 在1953年遏制了“光复时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台湾进入了初级经济建设时期。在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当时的台湾当局考虑到发展民间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以及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需要,采取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政策。所谓“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机器设备替代进口消费品,以自己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消费品,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组日本占据时期的金融机构,二是国民党去台后随迁的金融机构。从 19世纪 50年代末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恢复和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台湾当局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的限制,全力推动岛内证券市场的发展。  1960年正式成立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作为推动和监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并于 1962年设立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从 7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始朝着自由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到 80年代中期,台湾的证券市场已经初步发展成熟,并开始步入快速…  相似文献   

8.
2000年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估计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张冠华一、现阶段台湾经济的发展特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岛内外一系列经济因素的急剧变化,促使台湾传统的经济发展型态以及产业结构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台湾当局也因此采取了一系列大幅度经济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济政策调整 今年台湾当局把刺激经济与改善失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并规划出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无论是在岛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企业整体比例上均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台湾当局对此采取一系列辅导措施,以期维护中小企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支撵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台湾积极延揽科技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六年建设计划”、“振兴经济方案”、“亚太营运中心”等一系列旨在使台湾经济全面复苏举措的出台及实施,台湾当局越来越感到岛内科技人才的缺乏。有鉴于此,台湾当局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引进、延揽海外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在一些跨国企业总部撤离台湾之时,在台湾当局推动“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及推动岛内外在台设立研发中心的优惠政策引导下,一些岛内外大企业为合理部署与布局两岸产业分工体系,自2002年以来,在台设立研发中心有升温趋势。这一趋势将对于下一波台湾经济转型及两岸产业分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积极鼓励设立研发中心近年来,台湾当局对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积极鼓励海内外企业在岛内设立研发中心与营运总部,希望将台湾建成“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以及“台湾研发,祖国大陆生产”的两岸分工格局。2001年,时任台湾“经济部长…  相似文献   

13.
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其升级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导向和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遵循了要素比较优势,朝国际分工原则发展,不提“跨越式发展”。笔者以为这些经验大陆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提出对策加以解决,以便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总体战略指导思想的确定 经济发展战略是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所作的筹划和指导。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全局性、规律性的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指导经济建设顺利地进行。很显然,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三年、十年或二十年)要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转入新的转型时期。本文将就台湾金融“国际化”的动因背景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浅作分析。 一、台湾金融“国际化”政策目标及其实施 金融“国际化”是台湾当局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以及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于1984年提出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台湾与南朝鲜都是七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它们的工业化模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但人们在评价它们的工业化模式时,往往只看好其出口导向战略,而忽视了进口替代在其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台湾所谓的“资讯产业”即信息产业,包涵电脑软、硬件制造、信息服务业等。它是台湾产业发展史上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的产业,又是台湾当局主导产业升级的一个魔方。1962年台湾交通大学率先引进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引发了台湾各行业的资讯技术设备引进浪潮,进而引发台湾资讯产品消耗市场的启动与资讯工业的萌芽——模仿制造7O年代末,台湾当局为了突破其经济发展的“瓶颈”,巩固与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决计集中力量发展技术、资本密集的高科技产业。1980年台湾在实施“经济发展十年规划(198——1989年)”中正式确立资讯产业为重点扶植…  相似文献   

18.
台湾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的经验与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已成为一个 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 要标志之一。在后工业化时代,服 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成长的主 要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80 年代中期以前,台湾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4%-48%之 间,到2003年已达到67.8%,创历 史最高,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特别 是知识含量高的知识型服务业近年 来发展迅速,成为台湾新的经济增 长点。这期间,台湾当局在推动服 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采 取了很多鼓励性政策措施,其中有 许多做法对于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 作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济迈向服务产业时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非 《亚太经济》1994,(4):31-36
台湾经济迈向服务产业时代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李非台湾经济经过战后的快速发展,至70年代已逐步踏入工业化社会,形成以加工出口工业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工业化后的台湾在进入80年代后又面临着新的经济转折关头,即在现代商品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开始向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台湾环境与资源的损害也日益加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噪音、有害废弃物等公害已对台湾的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的威胁。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兼顾环境保护和善用自然资源,促进台湾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是台湾当局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