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云 《改革与战略》2009,25(2):79-8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配合存在一定偏差。文章利用动态均衡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均衡所形成良性的发展通道,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本文以金融发展的核心(金融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实质(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动态的比较分析基础上,选取浙江省省内样本地区、样本城市的区域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并就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金融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区域信息为考察对象,对二元结构进行简要概括,并借鉴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区域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演进假说、区域金融发展的梯度推进假说以及区域金融发展极假说来阐释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对缩小区域差异的作用不明显,但通过分析认为开发性金融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效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5.
陆妙燕  王静 《改革与战略》2011,27(11):77-79
文章指出,对于区域金融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往往将区域视作一个整体,而忽视了区域内部金融发展的差异。但由于金融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其发展差异会对区域金融一体化乃至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有鉴于此,文章选择以长三角为研究对象,对江浙沪三大区域金融差异的现状做出实证分析,包括总量发展、金融结构、金融生态和金融市场化等各个方面,以期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金融做出非均质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变化都作出了贡献,但是金融结构的变化更是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通过建立衡量金融结构特征的综合指标体系: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结构比率、金融机构存贷比、区域融资结构对河南区域金融结构的特征作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期能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河南金融业发展水平,从而能为未来河南金融结构优化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谷浩彰 《中国经贸》2014,(11):141-141
金融可以通过多种资金方式完成经济的控制及调整,从而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区域金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区域金融着手,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内容进行探索,对其实践中的体系构建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利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非均衡关系及结果,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各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金融发展理论,首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得出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其次、中部第三、东北最低的结论;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度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在1992年-2009年间呈“U”字型走向;最后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外生因素(政策因素)和内生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世晓 《山东经济》2011,(6):99-104
运用中国31个省区市截面数据,通过对金融环境与两类企业融资结构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认为中国中东西部区域金融环境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金融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两类企业融资结构的差异性。金融环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区域,金融资源在市场化配置机制引导下通过间接融资模式明显向优质企业集中;中西部区域的金融资源间接融资配置模式尚未表现出金融环境市场化条件下,金融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的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丁帆 《特区经济》2009,(8):169-170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中部六省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全国农业人口最集中,"三农"问题比较突出、金融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有利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本文指出了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并对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钢 《特区经济》2011,(12):188-189
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比较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以外,加快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袁鹏 《特区经济》2009,(7):177-178
区域金融是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区域性金融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衡阳经济发展较快,这与区域金融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就目前衡阳金融与经济现状来看,衡阳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需要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分析了衡阳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区域金融在支持衡阳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于促进衡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海军  王转 《特区经济》2009,(8):187-188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西部农村金融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和其相配套的农村金融制度在许多方面制约和束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农村金融制度中现存的西部农村地区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模式、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等现象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农村非正规金融、加强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农村信贷投入保护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提高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工作效率的问题,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金融泡沫的重灾地欧美政府至2008年以来一直在推行大规模的货币救市政策,而各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在随之而来的周期下行过程中又凸显出不断萎缩的状态,因此"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一定会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挑战。如果中国不能看清我们抗衡危机所需要的结构调整及周期和政策协调的紧迫性,那么欧美国家所形成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为此,本文指出我们应对未来严峻挑战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尽快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度仰仗货币政策被动的对冲手段来缓解。本文提出了"企业家金融"、"关系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金融"、"消费金融"、"政府金融"、"国家金融"和"全球化金融"等不同的改革与发展模式来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各个环节对金融服务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16.
易金平  江春  雷蕾 《特区经济》2014,(4):113-115
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金融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基础上,通过选取典型省份1993-2012年的数据,建立适当的计量经济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因素制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分析其中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结构转换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当前结构转换尚处于“倒U”曲线左侧,即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各地区间结构转换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异质性,东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结构转换均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中部地区却表现为抑制作用,周边地区结构转换将会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正向效应。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快中国新旧产能有序转换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鹰 《新疆财经》2009,(6):45-49
本文利用浙江省11个地市1996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对浙江各地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区域经济的自发增长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区域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对环渤海地区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的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框架构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越华 《特区经济》2012,(5):186-188
我国西部经济欠开发欠发达农村地区应该以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民生经济模式作为和谐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谐经济是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我国乡村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才是真正的和谐经济。中国乡村和谐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和谐经济模式。在我国西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很重要,最好是发展农村直接金融试验区,促进金融下乡,促进现代技术下乡和职业技术教育下乡。此外,中国西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经济的发展需要配套一些优惠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