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决定因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先天决定因素.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作出了深刻分析.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较之其他阶级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解,并不断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正义事业的发展.本文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展开,着重分析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经济领域、社会保障领域以及教育领域内存在的一些有失公平正义的现象,并依此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乡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城乡融合提供物质条件;废除私有制,建立新的社会分工;推进城乡化进程,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保证城乡人口均衡分布;发挥科技的强大杠杆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提示我们: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步伐;重视城市的中心作用;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机制,促进城乡之间的自由流通;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推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4.
何建宁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8-20
文章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未来社会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但是他们所描述的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继续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相适应的。由于惯性运动的影响,市场经济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开始时期还将继续存在。文章指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革命取得成功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则可以极大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交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界定了交往范畴,论述了交往与生产、生产力、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交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国家源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国家终将回归社会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可概括为四个阶段依次更替的动态进程:国家源于社会,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脱离并驾驭社会,形成国家与社会一体化趋势;社会摆脱国家控制,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国家回归社会,人自由全面发展,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不认同在他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使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最终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哈贝马斯则认为,由这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产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需要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8.
胡开军 《西部大开发》2011,(4):58-58,80
马克思、恩格斯一贯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他们探讨了民族的发展规律,认为民族都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文简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并指出了再新形势、新背景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现实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城乡融合才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分离和对立,时值工业化中期阶段,认真分析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理论观点,对于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积极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马文颖 《魅力中国》2013,(23):45-45,47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基本理论框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分工理论为出发点,遥步分析出人类社会最终必然走向自由的发展演进过程。在当下,对马克思分工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对正确认识和把握分工理论意义重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未来社会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梦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地构想为人类勾画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的蓝图.这种构想和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梦"遥相呼应——我们现阶段的中国梦是实现未来社会美好构想的阶段性实践.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为基础,深入地研究并且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发展、共产主义的内容以及实现的条件,这对坚定我们当代青年的共产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办报实践活动中,为广大人民争取民主自由,要通过文字唤醒民众."人民报刊思想"是个较为深刻且存在发展空间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结合实际的讨论.文章将从"自由性"、"人民性"、"报刊思想"三方面予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哈维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正义论述的重新理解后,认为社会正义具有历史性,正义的观念必定是某种霸权话语的构造物;通过对后现代视野中正义的批判性研究哈维发现正义的多样性,指出社会正义和环境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即环境正义。哈维在此认为,社会正义与环境问题的相关性是环境正义运动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的考察中,人们发现,“正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城乡差别的现实问题”并进而“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论述,形成了丰富且具有预见性的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表现有: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现象、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等方面。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完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汪济生在人与动物的界定问题上,一再宣称自己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矛盾,事实上是他自己没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人能站出来正面澄清这一切。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证明这一事实:汪济生所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矛盾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相似文献   

17.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内在地渗透着他的时空观,时空观基础性地支撑着辩证法,时空观就是辩证时空观,辩证法就是时空辩证法。时空观使辩证法更加清晰、圆融地呈现了出来。要以黑格尔的"力本身"及其外在化为切入点,说明时间与空间通过过渡到对方实现自身,揭示时空过渡的逻辑结构(根据、映象、自身反思),阐明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时空观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早在 130年前就指出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 ,而不是自觉地发展 ,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19世纪中叶以后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 ,科学发展进入了从搜集材料到整理材料 ,而后又到综合研究的阶段 ,科学发现了大量的客观世界的联系。这就为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看到了科学带来的好处 ,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认为它具有一种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具有的推动历史进步和为人类造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19.
埃尔斯特认为马克思在阐释社会历史理论时运用了与方法论集体主义密切相关的辩证演绎和功能解释的方法,并据此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内在地蕴含着历史目的论的观点。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抽象、唯心的辩证演绎方法存在根本性的区别,而且功能解释方法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解读本身也存在问题和局限。因此,基于辩证演绎和功能解释方法对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社会历史观进行目的论的诘难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由于经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既不能科学地说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也不能对存在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等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更不能找到正确解决的途径.真正对民族和民族问题予以科学说明并使民族理论成为科学体系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破天荒地使民族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