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经济战略性退出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政府当前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对国有经济退出、退出领域、退出方式、退出障碍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茂生  唐波 《特区经济》2005,(7):149-150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投资方式。所谓风险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风险投资者以自身的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高效的企业管理技能与金融专长,对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经营,直至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公开交易或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资本增值与资金的流动性。一轮风险资本投资退出以后,该资本将投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  相似文献   

3.
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对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盈利和风险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缘由着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铮  高建 《特区经济》2005,(5):202-203
退出是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采取有效的退出决策直接决定退出的成功与否。因此对于创业投资退出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退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退出方式和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信息不对称与退出的研究以及退出决策的研究。而退出方式研究以及信息不对称研究事实上都是退出决策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对于退出决策的研究是建立在退出方式研究以及信息不对称研究的基础上的。一、退出方式和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M acIntosh在1997年的研究提出了IPO、并购、二期收购、回购、清算这5种主要的退出方式及其…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实施债转股的政策性过渡机构,只是一个阶段性存续的持股股东,其实现市场退出势在必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方式有多种,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顺利退出存在许多难点,需要通过强化对债转股企业的约束、完善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经营制度、建立资产管理公司退出的法律机制等措施建立畅通的退出通道。  相似文献   

6.
杨瑞龙教授是国内最早系统提出“分类改革”思路的专家,人称“杨分类”。凭借1995年提出的这一思路,他于1999年荣获国内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他的分类思路是:公共产品部门(如城市自来水及煤气、邮政、电信等)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企业(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大型企业通过股份制逐步退出;中小型企业则在所有权层面完全放开。  国有资本的退出 在竞争性领域中,那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国企,比如海信、长虹等等,其国有资本也要逐步退出吗? (经营状况好的国企)如…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的退出是指公务员退出公务员系统,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也不再履行相应职责、享有相应权力.公务员退出机制是有关公务员退出的形式、方法、条件等法规、制度的总和,其在公务员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政的重要保证.公务员系统必须具有健全完善的流动更新和新陈代谢机制,保持与系统外部长期的持续的相互交流,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国有经济的市场结构的分析,说明了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论述的市场结构特点并进行了重新分类。既定市场结构条件下,国有经济的退出壁垒是不同的,根据退出壁垒的特点国有经济的退出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最后分析了国有经济的退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晓军 《科学决策》2008,(10):184-185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产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产业的结构转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主线,产业的退出和转换是优化升级同一硬币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强调产业优化升级“进”的同时,同样要高度重视产业的退出转换。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市场不完善及其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存在,对企业退出选择的注意比进入选择的重视合理性权重更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陷入经营危机的证券公司的退出壁垒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降低证券公司退出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德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主要以IPO和并购为主,而德国风险投资主要以股票回购退出为主,造成这种差弄的原因主要有二板市场的发达度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投入创业阶段的不同和激励机制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市场退出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市场退出现状及模式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结合国际经验,深入探索建立规范化市场退出机制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程静 《南方经济》2004,(5):43-45
本文运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系统地界定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内涵,深入地分析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微观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进入退出与国有企业的退出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确把握企业进入退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位置,分析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并将其与中国的制度因素相结合,考察进入退出壁垒的失效,从而可以看出进入退出理论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路与对策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通常习惯于把握进入机遇、选择进入领域,这固然是其取得成功的要诀,但是,如何把握退出时机、选择退出方式,同样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通常习惯于把握进入机遇、选择进入领域,这固然是其取得成功的要诀,但是,如何把握退出时机、选择退出方式,同样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一批卓越不凡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他们将一个个名不见经转的小企业发展成年利税几百亿的大型国有企业。但是,他们中大多数却用失败来给自己的事业画上句号。个人能力只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的制度因素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正是这些体制和制度的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失败。他们仅仅是不完善制度的牺牲品。如何保证国有企业有能力的经营者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建立培育企业家的长效机制,还需要从完善我们的制度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30万家左右的国有中,98%以上的企业都是规模很小、实力薄弱的中小个,昧尽快主动地在“退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入世”之后在波涛汹涌的国际市场海洋中就将纷纷“落水”,支离破碎,与其是寻种结果,不如自己先主动退出,彻底改,晰产权,以非国有经济的身份求得发展,然而,国有中小企业从一般竞争性、盈利性领域退出,必然触及传统体制的基本内核,深层次问题和累积性矛盾将进一步暴露。因此,必须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克难,扫除障碍,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赵昕  任晴 《山东经济》2002,(4):28-29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正处于初创阶段,不完善的退出机制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稳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通过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对比分析,就构建适合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项目操作中最关键的一环,没有顺利的退出就没有资本的反复循环和高收益的实现.文章将阐述当前我国私募股权的退出障碍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