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的前景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一方面,这种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资源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重要约束。因此,解决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已初步解决温饱迈向小康的今天,城市化已经成为今后若干年内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无须过多的数字论证,想想九亿农民要求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这个动力有多大?九亿农民的一半进城,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的推动力?据专家估计,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亿,占到世界总人口的8%。可以预见,在未来二三十年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由目前的36%提高到50%。  相似文献   

3.
外媒     
《中国报道》2013,(7):13-13
《经济学人》[英]6月3日消灭贫困 国际公认的赤贫线是每天1.25美元,全球70亿人口中仍有11亿生活在赤贫线以下。过去20年世界消灭了10亿贫困人口,而未来20年再消灭10亿并非没有可能,这需要各国放开市场并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及相关检验方法,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决定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没有长期决定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的结论,同时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提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创业带动就业升级为国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有3000万左右农民工失业,往年没有就业和今年毕业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900多万,另外,还有其他需要就业的,全部就业压力在5000万左右。而从未来30年看,如果2040年城市化水平推进到85%,城市中还要增加4.5亿人口,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整个国家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长期的、头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是金砖国家成员,两国人口近25亿,占全球总人口35%;经济总量达1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4%。具体到医药行业,无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市场容量,都处在快速上升期。中印如能把握有利时机,携手合作,将成为未来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体现.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 1867年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既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又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递归分析方法,考察增长-能源-排放关系随时间的演变轨迹。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任何大规模节能减排的措施都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发现,中国存在着由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链,随着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十多亿人口生存、生活、发展的客观需要。不顾中国人口规模庞大等基本国情,一味地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减排责任,将可能延缓乃至阻碍低碳经济在欠发达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高层声音     
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逾1亿农村人口 国家人口计生委10月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预测,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1亿以上。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12,(5):47-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从1.72亿增长到2009年的6.22亿,城市化率也从17.9%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已成为支撑中国下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就业、资源环境与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致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受国内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短缺约束能源产供能力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情况下,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石油进口对外依赖度也随之节节攀升。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状况、能源安全现状以及影响能源安全的制约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寻求加快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中国速度"已经成为经济学界非常流行的新名词,更有甚者,很多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之谜"。本文将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力求可以提出一些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一些有用的,有促进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城镇化也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性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黑龙江省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化率、资本、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程度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程度,进而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2000~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大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着空间自相关;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增大;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但进一步上升的速度缓慢;城市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迹象逐步显现;城市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减小。另外,本文在研究中还发现,与空间计量模型相比,普通回归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间因素,存在着不同的高估或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在改革开放后最初的十几年里,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是轻纺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口拉动的外需和以房产业为主的内需取代了轻纺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从根本上来说,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没有消费的增长,投资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增长。如在消费没有回升迹象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回升,还会增加无效供给,使消费不足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而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地由投资主导,消费和投资失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经济》2012,(3):18-19,6
余淼杰认为,根据欧美等国现状,今年中国依然会出现净出口负贡献这一现象,甚至以后将成为常态;而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前提下,消费需求也难以快速增长。因此,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得依靠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8.
郑文晖 《特区经济》2011,(12):16-18
城市区域化是各国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共性的历程,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从经济增长、禀赋条件、区域协作、门户城市等方面概括了城市区域的发展条件,进而从城市区域分布、沿海城市区域特点、行政区经济、人口集聚效能、政策调控下的门户城市等方面分析市场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区域的发展特点与机制,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优化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提高城镇化质量对未来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如何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现有的文献存在持续争议。文章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讨论城市最优人口密度问题,认为各城市之间存在一种赶超现象,少数城市是吸收和转化国外技术的主要场所,是本国的增长前沿,其他城市通过接受前沿城市的溢出来实现增长,城市人口的最优密度与城市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有关,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而不同。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文章在一个赶超的框架下分析了人口密度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重点考察在靠近增长前沿和远离增长前沿的城市中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运用1999—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对于靠近增长前沿的城市来说,人口密度的经济增长正效应更大;对于远离增长前沿的城市来说,人口密度的经济增长正效应更小或效应为负;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这种非线性效应随着与增长前沿城市的空间距离和行政边界数量增加而衰减。文章结果意味着,限制增长前沿城市的人口密度将会对它们的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下一步城镇化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对这些城市做好发展规划,在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的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从而控制这些城市的拥挤,而不是简单地限制人口进入和将人口分布在广阔的空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