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谁都不能忘记 ,谁也都不能否认 ,在中国当代广告史上 ,有一段今天或许看似平常而昨天则让人咋舌的“辉煌”————1995年11月 ,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 ,山东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的“吉利”价格夺得央视广告“标王”桂冠 ;1996年11月 ,山东秦池酒厂又作惊人之举 ,以3.2亿元的巨额再次夺得央视广告“标王”桂冠。一时间 ,光环耀眼 !媒介喧哗 !国人惊愕 !然而 ,仅仅在三年之后 ,又是在同一个月份 ,光环却不再耀眼 ,而媒介又一次蜂拥而至 ,国人更多有议论。1999年11月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下达一…  相似文献   

2.
一个注定要破灭的肥皂泡在4月13日彻底走向完结。 在4月13日召开的鲁浙民企国企合作发展洽谈会上,曾在1995、1996年两度夺得央视广告“标王”的山东秦池酒厂把资产整体出售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作为一个招商项目,这一信息出现在鲁浙民企国企合作发展洽谈会上几百个招商项目中。洽谈会招商项目表注明,秦池酒厂合作方式是“资产整体出售”。项目内容介绍上写着,“资产整  相似文献   

3.
1995秦池     
《中国报道》2008,(12):62-62
在中国商业史上,有很多昙花一现的企业。秦池酒厂——山东临朐县的一个小型酒厂,即从默默无名一夜间成为妇孺皆知的“明星”,随后,好光景稍纵即逝。 1995年11月8日,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的最高价击败众多对手,勇夺CCTV标王。“秦池”一跃成为中国白酒市场的名牌。全国各地的商家纷纷找到秦池酒厂,迅速在全国建立起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月8日,对山东秦池酒厂来说,是个永远铭记的神话般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以6666.669888万元竞得中央电视台1996年度黄金段位广告播映权,成为中国标王。海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介惊呼:"秦池"是中国白酒业斜刺里杀出的一匹黑马,其夺标之举是罕见的大手笔杰作。秦池,从藉藉无名而声震天下,成为国人争说的现代神话。其实,"秦池"发迹的渊源由来已久。宋朝贺元道人酒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第12届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上,上届“标王”宝洁以3.94亿元成功卫冕,乳品企业伊利和光明分别以2.48亿元和2.25亿元的总投标额夺得本次招标的“榜眼”和“探花”。从1995年的孔府宴到今年的宝洁,12年间,央视“标王”轮流更替,12届“标王”的欢喜赢家,不但勾勒个体微观经济发展的轨迹,也释放出了一系列值得解读的宏观经济信号。  相似文献   

6.
《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揭晓:山东秦池酒厂以66666668.88元夺得本届广告招标的‘标王’。《新闻联播》后和《天气预报》片头片尾的15条广告,《焦点访谈》前和《焦点访谈》中的16块广告,以及‘19点报时钟’广告,计32块均各名花有主。此次广告招标成交额达10.6亿元。这次招标,绝大部分为暗标,只有‘19点报时’在钟表行业实行公开拍卖,其目的想尝试和积累经验,为将黄金位段广告全部公开拍卖(明标)做准备,探索一条电视广告定向市场的路子。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深为中央电视台的胆识和气魄所折服,借用记者的话说:此举应看作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注脚。但细细想想,用招标和拍卖的方式确定黄金段位广告的客户,换言之,以标的高低确定广告客户,似乎又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7.
蒙牛真牛     
2003年11月,刚刚砸下3.1个亿成为央视“标王”的蒙牛正在酝酿一个史无先例的计划:2004年3、4月份,他们要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的时段播放长达一个55秒的广告专题片,“这本来是11个5秒的标段,我们经过策划,让10多家蒙牛子公司都参加了竞标,终于全部拿下。”对于“标王”,蒙牛市场总监孙先红表示:“2003年我们的销售额预计50亿,借助央视广告,今年的目标是80个亿”。从另起炉灶与老东家竞争,到2002年以1947.31%的成长速度成为中国非上市、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冠军,再到2003年击败伊利成为央视新“标王”。牛根生和他的蒙牛续写了一段…  相似文献   

8.
据11月19日新京报报道,在第13届央视广告招标会上,央视一举创下最新纪录,揽下67.96亿元"真金白银",上届标王宝洁公司本次以4.2亿元的中标金额稳居第一名.在招标开始之前,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负责人就已经透露:"今年的标王肯定还是宝洁."据该负责人介绍,宝洁从2003年到2005年,三度蝉联标王.他认为宝洁的广告投放很专业,在传播领域有"西点军校"之称.针对广告投入是否涉及SK-Ⅱ产品的提问,宝洁中国公司公关经理梁云没有否认.  相似文献   

9.
“标王”是近几年才出现在中国的新名词,也是一个极具轰动效应的荣誉称号。它曾经激动着神州大地成千上万人的心,为了夺得这个本不该有的称号,多少英雄豪杰竞折腰。也许,这称得上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奇迹”。然而,随着中央电视台“末代标王”——“爱多”的陨落,历届“标王”已全军覆没,无一幸存,中国一媒介广告不败的神话由此破灭。  相似文献   

10.
斯剑 《江苏经济》2003,(12):64-64
据报载,昔日的央视广告“标王”爱多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志标,因“票据诈骗”等,近日被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0年。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一直在努力”:尴尬的“爱多”1997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1998年广告招标大会在梅地亚宾馆如期举行。拍卖师林一平槌声落地,“爱多”以2.1亿元夺得“标王”,“志在夺标”的爱多董事长胡志标如愿以偿。由于百姓对“标王”的关注,“爱多”一举成名,成为VCD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企业,1998年,爱多VCD的产销值达到20亿元,使其他一同起跑的VCD企业只能望其项背。1999年3月,“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广告词突然从观众的耳际消失,自此,“爱多”淡出江湖。同年4月6日,爱多公司门外聚集着一群人,他们打着横…  相似文献   

12.
最早注意爱多 VCD 是1997年初,那时,广州满大街都是“爱多VCD1997”的灯箱广告。当下在心里想,这实在是一个成功的广告:既打出了品牌和价格,又契合了1997香港回归。当1997年末中国 VCD 大战狼烟四起群雄逐鹿时,爱多 VCD匹马当先,以2.1亿元的天价夺得中央电视台1998年标版广告“标王”,爱多 VCD 及其年仅29岁的缔造者胡志标成了传媒竞相报道的新闻人物。人们说:胡志标创造了爱多神话。但面对记者,胡志标否定了这种说法:“爱多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IBM在1990-1993年合计亏损47亿美元,摩托罗拉最近三年亏损超10亿美元, 为什么没有人会认为他们会死?而历届“广告标王”,从孔府宴到秦池、爱多,为 什么我们总担心他们活不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4,(24):32-33
11月1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高朋满座,国内外商界精英济济一堂,在白岩松、王小丫、张斌三大央视名嘴轻松的谈笑风生中,被视作“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隆重地迎来了第11个年头。本次招标会吸引了来自企业界、广告界嘉宾1000多人参加,场内外水泄不通,现场气氛高潮迭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参加招标的100多家企业中,宝洁公司以3.8515亿的中标总额名列榜首,成为本届央视标王。  相似文献   

15.
11月18日,由中央电视台导演的年度大戏——“2006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再次如期在梅地亚中心激情上演。最终在历经14个小时之后,此次招标会以58.69亿元招标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宝洁公司继去年成为标王之后再次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以3.49亿问鼎,成功实现“两连冠”。  相似文献   

16.
一、造名陷阱造名使沈阳飞龙集团由1990年注册资金75万元,发展到1993年利润2个亿。但后来飞龙集团却失败了,总裁姜伟反思其原因,悟出“地毯轰炸式的广告运作,没有效果”。秦池是一个县属小企业,年产白酒万吨左右。在造名方面,秦池的投入产出关系是:每天...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北京梅地亚中心——央视2003年度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会场。户外虽寒风料峭,室内却激情飞扬。125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云集京城,为拿下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标的,正在进行着一场不见硝烟却闻药味的争夺战。随着拍卖师果决的一槌定音,一位面带微笑、沉稳应战的年轻人,从容不迫地举起手中188号竞标牌终结了对手,最终以6000万元的巨资一举夺得央视2003年度A特、新闻联播前三个段位的广告标的,成为招标会上一匹星光闪耀  相似文献   

18.
宋毅 《辽宁经济》2005,(7):46-47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夺得“中国第一阀门”桂冠的辽阳中石企业集团的董事长黄剑峰,又成了好清香茗茶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要打造“天下第一茗茶”。黄剑峰这种从生产经营阀门到生产经营茶叶,从机械加工到茶叶生产跨行业的突然变化,让人大惑不解,就连他最知心的朋友也解不开这个谜底,黄剑峰为什么要干?  相似文献   

19.
谷俊 《东方经济》2004,(11):28-32
提到“标王”现象,广东步步葛是个很特殊的企业。几乎每次招标都参加的步步高,却从来没有成为“标王”。十年来,步步高如何看待“标王”这个现象?在与“标王”贴身热舞的这十年间,步步高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继1998年的央视“标王”、2006年的“对赌失败”、2008年的“资金链断裂”之后,让太子奶再次走进人们视野的是目前正沸沸扬扬却又仍无定论的“雀巢并购太子奶案”。沿着太子奶的“资金链”梳理探究,《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一部太子奶的发迹史,就是一部不断寻找资金“下一棒”的历史。如何做好乳酸茵奶饮料这个极具成长性的产品,地方政府目前并没有找到任何意向性的“接盘者”,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太子奶的行动仍在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