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一、国有企业“有为”与“不为”的定位标准国有经济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国有企业,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重新为国有企业的“有为”与“不为”定位。传统的观念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因而不能自负盈亏,然而,国外的经验教训以及本国二十年来改革实践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从而自负盈亏。根源就在于国有企业本身的产权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本来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国有企业具有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两重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探清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之处在哪里,对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从国有企业委托人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几种观点的反思 不少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搞活的障碍主要在于“政企不分”,故改革关键之处在于“政企分开”。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为此,国家花了不小力气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并且取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积弊在哪里?主要是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和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其中最根本的是政资不分。正因为政资不分,才带来了政企不分和两权不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至今不很成功?主要就是长期没有认识到要害在这三个不分,特别是没有认识到最根本的是政资不分。因此,所采取的措施,不是“放权让利”,就是想直接去解决政企不分和两权不分,而基本上没有在政资不分上动真格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有两大弊瑞,一是政企不分,二是国有资产不流动。实现政企分开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矛盾转向国有资产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有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现代化的探讨杨全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和方法王永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不仅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且也准确地概括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浅析杨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作了如下十六字的诠释: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且指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将现代企...  相似文献   

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深化企业改革胡昌运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重大决策,表明深化企业改革已进入...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赵守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综述刘正林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一)“条件论”第一种代表观点叫“利润分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国有企业经济资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体现指标:“利润”向其他方面过多地“分流...  相似文献   

11.
“政企不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大特征。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逐步解决政企不分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要认真解决“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分析旧体制模式的主要弊端时指出: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  相似文献   

12.
政府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辽宁经济》1999,(10):13-13
一、政府是政企不分的关键改革20年来,为了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我们进行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转换经营机制等三个主要阶段的改革。然而,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活力,亏损面日益扩大,下岗大军日益增多,传统体制的政企不分问题仍然阻碍着国企改革,不仅政企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而且政企不分又以新的面孔出现。实践表明,国企改革主要不在国企自身,而在政府方面。1.所有者的权力决定着政府是政企矛盾的主要方面。政府和企业是一对矛盾,政企合一或政企不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主要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  相似文献   

13.
李贺先 《产权导刊》2011,(11):58-59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现这一目标,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在制度层面上通过股权多元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三个核心问题,即国有资本布局领域、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和搞好国有企业的途径。在系统总结以往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上述三个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本文认为,从整体上把握《指导意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关键要厘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维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三个维度聚焦到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以巩固国有企业重要地位、发挥国有企业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言党的十四届"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指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决定》同时明确肯定:"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和个人。"简言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是抓大放小,在放小的具体方法中,股份合作制占了一席地。抓大是国家的主要精力所在,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6.
学界新声     
张维达、吴宇晖:国企改革要求政资分开解决政企不分,不能只改企业,不改政府。政企不分的主要矛盾方面是政府。改革以来,我们在政府自身机构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不能用机构改革来代替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因为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若干重大决定,其中关于“少数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可以实行年薪制”这一条颇为引人注目。实行年薪制,可以说是继政企分开、法人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之后,国企改革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可以预见,它对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实行年薪制,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将这一制度运用好,并且发挥出它的内在的推动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行的做法及其不足 目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工资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入世”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走上快车道,这是国有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人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见解。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经贸部颁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我们国有企业要大胆探索经营体制的改革,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9.
也说委托代理制下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许宏强方宁生先生在《南方经济》1995年第11期上发表了《委托代理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一文(以下简称方文),根据现代企业发展史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论证了委托代理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的确,从...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论坛”综述罗福群1995年11月10日,广东青年经济研究会在广州举办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论坛》。与会者以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对策为主题,各抒己见。大家的基本看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多数与政府相关,形成难点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