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支撑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最终明确"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主题一再深化,目标一以贯之。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构良好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解决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激化的对立和冲突,是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板块。在这个背景下,关于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不断升温,涌现出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同时各种不同的评价与争议也此起彼伏,究竟该怎样客观评价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为此本刊邀请三位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司劲松博士结合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经验和过程,指出我国中央政府在城市群规划中的作用是合适和到位的,认为今后应继续做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理定位,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引导市场活力和城镇化内在规律充分发挥,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刘新静博士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人口调控方面,提出从国家战略角度建立京津冀区域人口协同发展顶层规划、采用多元方法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布局、以疏散北京的部分首都功能为手段促进人口分流以及挖掘京津冀吸纳外来人口的潜力等举措,以重构京津冀人口地理和结构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刘士林教授认为,影响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以经济、交通和人口集聚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型城市群",其根源在于"就经济论经济"的思维方式。战略研究和宏观治理如何从"就经济论经济"的模式中超越出来,学会并善于运用城市的方式思考经济发展和治理问题,应成为认识和探讨技术创新、经济转型和结构治理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共识。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关键也在于学会"用城市的方式思考经济问题",实现以"文化型城市群"带动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群内各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群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国地域广阔,各城镇地缘相接、人文相通,有着较好的互补关系并逐成网络体系,城市群建设深深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国际竞争力,城市发展方针指引我国城市发展方向和趋势,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提出城市群的具体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格局等等,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积极探求适合本地特色城镇化的路径。鉴于此,在新区域发展战略和城市群趋势背景下,顺应国家构建科学合理城镇化战略新格局的历史机遇,有效把握大中小城市协调的政策演进,明确城市群城市层次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态结构等关系,归纳总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空间主体,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主体形态和核心战略。环渤海城市群人口密度大、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强,是我国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重要区域,集聚了我国多个国家战略地区,承担着引领国家产业升级和空间转型的历史重任。文章着眼环渤海空间一体化发展,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以全球化视野审视环渤海城市群的优势与不足,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目标、战略与格局,促进环渤海地区在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成长为新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在全国建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正在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合理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群成为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的关键问题。城市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它的发展将对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刻的影响,发展低碳城市群和转变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规划和建设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以及低碳城市群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建设低碳城市群的基础及制约因素,提出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构建城市群低碳发展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1)与以往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圈、大都市区、城市带等各种概念混杂局面有所不同,学界倾向于一致认同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的核心强调的是分工与协作,强调资源的整合。它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2)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随着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经历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3)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球化加剧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使区域间的合作多于竞争。最后,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文献指出,区域发展寻求“大市场、大整合、大突破”的强烈发展趋势将可能使产业链-城市链-城市群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有关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等问题将成为近期中国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时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进入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要探讨的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21世纪全球竞争单位的大城市群的发展问题。城市群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发展对策。中国城市群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市群的经济贡献率偏低,首位城市的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城市之间融合度差。在对中国城市群的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提升中国城市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因此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指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实践。作为烟台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选择实施中等城市群战略,这是由城镇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烟台的市情决定的。推进中等城市群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把园区建设与城区建设结合起来.以园扩城:把调整城乡布局结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以产兴城:把城市设施建设与资源整合结合起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高速度、集中化的城市化建设之后,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重大转型。城市规模在调整变化中快速增长,为城市化提供了广阔腹地和丰富资源。城市经济在跌宕起伏中繁荣发展,生产和消费两端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城市功能日趋优化完善,交通与通信服务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城市规划设计步入规范和有序新阶段,中国特色城市和区域规划体系初步形成。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解决了城市走什么道路的根本问题。调整城市群功能定位渐成共识,文化引领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布局阶段。未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必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开启的城市现代化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1.
屠烜 《上海经济》2015,(4):8-14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高级城市空间组织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国际竞争力重要标志。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前沿的示范区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诸多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群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三角城市群既要以发达国家城市群为标杆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也要根据实际基础条件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市群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强大的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关键所在,也是构筑我国新一轮财富集聚战略平台的迫切需要。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群竞争也是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竞争。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及模式,寻求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是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智慧城市融合到城市群中,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打造智慧城市群,为解决城市群的不平衡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阐述了城市群与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智慧城市群的内涵,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契合城市群建设,城市群建设带动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梳理了近三年国内外文献以及国内外智慧城市群建设的典型实践,提出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群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共连续十年都将城市群作为加快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主体空间形态,计划在全国重点城市化地区有序建设20个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城市群)是其中规划建设的一个拉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家级重点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中,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低碳路径下长株潭城市群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在低碳路径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适应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需要,城市群建设正在各地迅速展开。广西、广东沿北部湾地区是我国新时期战略开发的地区之一,承担着重要使命。然而,该区域的城市化与城市群建设却相对落后,迫切需要粤桂双方进行区域间合作以推进该地区的城市群建设进程。从该地区具有的共同地域文化背景层面来思考其城市一体化进程,是一种思路,建议可依托粤桂沿北部湾五个城市早已形成的相对独立而统一的地域文化优势,以文化力推进区域合作与城市群建设,培育共同的现代城市群理念,奠定区域合作的精神文化基础,从文化层面促进区域间合作与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铁能够促进人口流动速率从而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而城镇化进程反过来又对人口流动与分布造成影响。中原城市群高铁交通轴线与小城镇密集发展沿线高度重合,构成了"高铁—人口—城镇"三者正反馈系统。当前郑州及周边城镇人口集聚趋势明显为中原城市群储蓄了潜在"势能",应汲取个别地方"高铁造城"中盲目开发的教训并按照人口流动与分布趋势做好小城镇规划与交通规划,将潜在"势能"转换为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8.
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并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研究制定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丝绸之路城市群的空间边界、战略定位、层级体系、任务分工和协作机制,推进城市群合作体系的建立,实现不同城市各安其位、有序稳定发展,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形态"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9.
牛静 《特区经济》2010,(11):72-73
城市群发展战略是地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半岛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群之一,但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相比,在整体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上还存在差距,综合比较分析这些差距,对于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化,区域发展也应突破原有的区域板块格局,以城市群为核心构建经济区,形成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旨在揭示城市群辐射带动经济区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城市群带动经济区发展的辐射源、辐射路径和实现过程。城市群是带动经济区发展的辐射源,通过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提升来提高其发展水平和辐射能力,人口流动、产业转移扩散和交通发展是主要辐射路径。最后,基于我国城市群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城市群辐射带动经济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