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与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国敏 《开发研究》2005,(5):14-17,9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贫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同时并存;农村贫困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集中;农村特殊群体的贫困发生率高;“三无农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等。因此,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投入,是我国新阶段解决农村贫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10,(2):47-47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农民医保问题、城乡统筹问题、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品服务问题,等等,“三农”问题越发严峻。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199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全省5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广大干群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五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扶贫开发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全省69个贫困县贫困户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27亩;贫困县贫困村通路率达到97%,通电率达到98%;解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国家提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给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进入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尽全力打好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一、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 经过11年的两西建设和8年的扶贫开发,我省扶贫工作形势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商品经济、乡镇企业有了迅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2001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委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扶贫到村到户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全省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突出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尽早实现小康目标。一、统筹城乡发展,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发展农村工业增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但与大多数地方相比,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仍然十…  相似文献   

7.
文摘     
“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将基本实现问题可以基本解决,我国政府确定的扶贫攻坚目标将基本实现。 近5年间,中央政府通过以工代赈、财政扶贫和专项贷款方式直接投入的专项扶贫资金总额预计可达940多亿元。国家在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也对贫困地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工程、东西扶贫协作、党政机关对口帮扶等社会扶贫工作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特别是通过扶贫以工代赈等方式,在贫困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基本农田、小型微型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县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开展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解决在一定程度和特定地区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中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二十一世纪前十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后,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了今后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末,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完成,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世纪之初,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精神,我市紧紧围绕“十五”扶贫开发的新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锐意进取,从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和生态环境入手,努力巩固温饱成果,着力破解增收难题,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九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谱写了新的乐章,为推进扶贫开发,改变我市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描绘了新的画图。一、实施重点扶贫,取得了新突破以前我们搞…  相似文献   

10.
徐炜 《辽宁经济》2000,(8):38-39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脱贫工作中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强我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使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本文思考的主题。就此内容 ,对当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要有新的突破近几年来 ,我省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的袭击 ,从财政、人畜等方面损失很大 ,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贫困地区每年遭受的自然灾害就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可掉以轻心。在今后…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河北省委、省政府于11月18日隆重召开全占扶贫攻坚会战动员大会、确保到明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河北省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比1992年减少84%贫困发生率由13.3%下降到2.1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lgg3年的435元增加到1997年的1688元、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扶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按照全省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1999年全省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是:确保尚义、康保…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思路和投资结构的重大战略调整和农村公路投资力度的加大,江西省公路局及时抢抓机遇,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了建设农村公路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政府主导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使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显著下降,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整体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在革命老区较为集中的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闽西南地区等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整体解决了温饱问题,历史上"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和甘肃定西等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老区来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谈到老区建设问题时认为:目前,温饱问题已不是老区人民关注的焦点,而发展才是最主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地区能够单独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社会乃至方方面面力量的整合与支持。一句话:发展成为现在老区建设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市自 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贫困状况明显缓解。在连续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艰苦条件下,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由实施“八七”扶贫攻坚之初的 6. 44万人,减少到 2000年底的 0. 7万人,减少了 5. 74万人,解决温饱率达 89. 13%。   二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增强。利用省、市扶贫资金兴建水利设施 116个,修建、改造公路 85条,修建中小学校 38所,架设部分输电线路,解决了许多群众急待解决的饮水、灌溉、农田改造等问题。   三是扶贫支柱…  相似文献   

15.
周洪 《老区建设》2009,(21):10-10
一、我县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水平(一)“十一五”以来全县扶贫重点村之间和非重点村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发展水平不平衡上饶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现有112个扶贫重点村。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群众脱贫发展提供硬件环境,长期以来无疑是扶贫开发工作应遵循的主题之一,我县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以往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较差。“十五”规划以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一环,“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扶贫政策支持下,全县在交通方面修建乡村公路达62条240公里;农田水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8500亩,兴修饮水工程30处,解决了1028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已实施深山移民2472户、11190人。  相似文献   

16.
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以来,吉安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即以规划编制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一绿化”为重点,以“三清三改”为配套,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重点改造和建设一批小康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村落。并要求在新的规划,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村容村貌、新的精神风貌等五个方面突出“新”字,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扶贫开发是国家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有步骤,有阶段,有目标地实现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大工程。20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扶贫…  相似文献   

17.
在2000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同志在总结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时,指出把扶贫开发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大力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贫困地区的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提高贫困地区的劳动者素质,这是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基础。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表明了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要依托这个历史的机遇,迅速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从而为全国的扶贫开…  相似文献   

18.
摆脱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短期目标,只有彻底解决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才能彻底实现。本文通过分析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只有积极主动地把扶贫开发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加大各种扶贫开发力度如为贫困地区建设新的农村产业格局、建设新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新的农民队伍、建设新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硬件,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和文教、卫生及广播电影电视设施等。直辖以来,重庆市紧紧抓住直辖、三峡工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投资方向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1997年至2002年,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总投资六年共计304.65亿元,平均每年投资50.78亿元,为直辖前1996年7.5亿元的6.8倍。其中中央和市级财政投入131.3亿元.占43.1%,重点投向了重庆市农村道路、农村电网、农村教育、农村卫生以及农村文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02年底,区县公路通车里程由直辖前的26892公里增加到30673公里,解决了65个乡不通公路问题;全市共拥有乡村电站660个,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多年的扶贫开发,尤其是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我国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已明显改善,扶贫攻坚的伟大成果是令世人所瞩目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大部分贫困群众解决温饱的程度水平低,饱而不温,饱而不稳,饱而不富的现象尚未完全解决,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还比较差,一遇到天灾人祸极易返贫。因此说,新世纪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尤其要使贫困户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要努力使贫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必须继续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尤其是要在治本上下功夫。   一、狠抓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扶贫开发的“瓶颈”制约。搞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群众解决温饱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条被证实行之有效的解决温饱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心声。实践证明,公路通财源来,只要公路修到那里,那里的贫困群众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步伐就加快,反之,将阻碍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的进程。以我市为例,到目前为止,还有 202个行政村未通公路,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公路是晴通雨不通,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