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要转变育人观念,确立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三要创新德育内容,彰显学校德育的时代性特征;四要改进德育方法,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宝鸡市为例,调查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成因,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养方式,加大暖心力度;构建良好社会环境,合力发挥社会影响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教育投入,调整人口户籍制度;学校要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注重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徐宁 《魅力中国》2013,(5):236-237
德育教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始终注意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激烈,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工作,努力探索,树立全方位的德育作用现,充分认识德育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德育,发挥德育在社会各方面的导向功能,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丁宣雅 《新西部(上)》2014,(4):129-129,126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将其应用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途径一是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培养真善美的“真人”;二是积极创新德育内容,实现生活化育人;三是创新优化德育方法,积极改进德育形式;四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德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德育美学观对功利主义德育观的超越,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审美育德功能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时代里,对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重新审视,将其内涵拓宽为显性艺术教育的审美育德功能和隐性艺术教育的立美德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策略以保证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通过分析指出从以上两个角度认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并将审美立美教育统一于德育实践中,才能使德育工作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美国、日本高校环境教育实施举措:美国高校设置环境类专业或研究中心,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日本设置环境类专业,学科齐全,专业面广,环境教育内容紧密结合本国需要和时代需求。探索对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启示:开设专门课程教育,加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结合;环境教育要注重与社会需求和时代要求的紧密结合,注重实效性;同时,根据我国高校实际状况,还需要来自政府机构的统一协调推动。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从本质上说是使道德建设环境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手段,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外在条件去推动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为未成年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自我教育和个性发展服务。因此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根本、重心就在对德育给予科学客观的认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的开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益尝试,它使学校德育有了赖以存在和充实的坚实基础.生活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生活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要实现其教学生活化,同时要突破以往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开展生活教育的隐性课堂教学,使生活教育延伸到教室与校园以外,从而增强生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网络的虚拟和开放、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学校德育的滞后及社会环境等。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研究的主要任务: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孙红梅 《发展》2008,(9):92-92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 (一)领导重视,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应将德育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和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同时,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11.
左玉萍 《发展》2008,(11):90-90
一、隐性德育的重要性随着德育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德育工作客观地存在两种截然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这是一对相比较而存在的对应概念。所谓显性德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明确的教育内容直接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韩少华 《魅力中国》2010,(23):207-208
隐性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本文从隐性教育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袁丽梅 《老区建设》2012,(14):52-53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已形成一个共识: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关怀德育、智慧德育等新的德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广大德育工作者都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积累和创造了丰富、鲜活的经验。同时又必须看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当前,青少年中吸毒现象日趋严重,应引起社会关注。针对云南滇南地区青少年吸毒现象及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认为,应从学校德育角度出发,采用德育方法,即说理教育法、心理辅导法、交往对话法、典型示范法,做好青少年吸毒的预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德育素有重知轻情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主张将情感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于: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素质,促进德育理论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提高,能够在高校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和道德形成环境,帮助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业缘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生中升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民族迈入二十一世纪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豪迈的中国人”的必要措施。从教育的涵义目的、内容、途径、要素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融于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统一体。我国中小学校德育教育随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开始走上一条具有中国跨世纪特色的新路。学校德育教育,是以提高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为目的教育活动,是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质所进行的教育。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们成为有理想、有道…  相似文献   

17.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目益凸显。本文从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入手,在总结发达国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高校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文化形态、信息形态以及行为形态改进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军队院校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实施隐性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军校学员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现实性;有利于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与艺术,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科学性;有利于学员进行自我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具持久性。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优化军队院校隐性教育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切实增强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些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成为了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必须正确把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帮助学生奠定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中实施创业教育有其重要性。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种因素制约着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转变德育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