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道底泥污染是河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南京内秦淮河中段疏浚工程为例,阐述了底泥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分析了不同河段底泥的沉积与分布,综述了内秦淮河中段疏浚及底泥处理的工程概况。该底泥处置方案通过化学转化、脱水转化、热解转化三个不同的处理阶段,将底泥污染物进行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实现了河道底泥的再利用功能,促进了河道污染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保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保疏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湖泊、河流污染底泥的治理,针对疏浚产生的底泥,传统的吹填等处置方式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其资源化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目前国内外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总结,对土地利用、制备建筑材料和污水处理材料等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讨论,认为制备建筑材料是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疏浚对南四湖南阳湖区内源氮磷的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南阳湖湖心区和泗河河口区进行原位泥样采集,对比疏浚和未疏浚前后氮磷的总浓度和释放速度,得到疏浚对氮磷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南四湖底泥疏浚表层30 cm,溶解性活性磷通量降低;南四湖底泥疏浚对沉积物溶解性活性磷释放具有极好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内源磷的释放;疏浚30 cm后释放速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与疏浚后高浓度间隙水氮磷同上覆水体直接接触有关;在7 d内,底泥疏浚对南四湖内源氮磷释放的效果不明显,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滇池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的条件下,研发和集成内负荷控制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有效削减滇池内负荷,将进一步减轻滇池的污染压力,改善水质,为恢复滇池健康生态系统创造条件。本课题系统勘测了滇池底泥储量和污染分层,揭示了滇池全湖内源氮磷释放风险,阐明了滇池沉积物氮磷释放主控因子,建立了沉积物内源污染风险分区分级体系,提出了滇池内源污染近期、中期和远期治理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滇池外源负荷和内负荷系统评估,估算了滇池内负荷总量,揭示了滇池内负荷的来源,诠释了滇池内负荷形成的累积机制、释放机制、周转机制和生态因子驱动机制,定量了内负荷对滇池水污染的贡献,提出了基于内负荷控制的滇池水污染治理对策建议;课题在滇池集聚区藻源内负荷物理阻隔与富集技术、蓝藻控制空间构建技术、内负荷原位控制及基于水生植物修复的内负荷控制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形成了滇池内负荷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体系,并在滇池外海北岸0.25km~2蓝藻集聚区进行了技术效果验证,技术示范区建成前后水体透明度平均提高了54cm,藻类生物量下降了84%,内负荷削减了30%,实现了技术示范区内负荷有效控制,水质明显改善。研究成果被列入《滇池流域"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滇池草海生态修复方案》,并在"滇池草海生态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有力支撑了滇池的水污染控制和富营养化治理。  相似文献   

5.
苏南农村水网密布,小型河荡、湖泊交错,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型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也逐步由单纯的底泥疏浚向综合生态治理转变。张家港市积极推行农村小型生态河道建设,形成了以河道疏浚、生态护岸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举措,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文章对农村小型河道生态护岸技术建设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向滇池蓝藻浆中分别加入生石灰、三氯化铁两种不同量的调理剂并进行抽滤脱水,脱水后采用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中的琼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聚乙烯醇(PVA)作为固化剂对蓝藻进行固化处理。结果表明,三氯化铁的脱水性能较生石灰为好,其最佳投加量为4 g/50 mL,脱水率约为49.1%,脱水后蓝藻含水率为50.9%。经机械强度与耐热性测试后可知,聚乙烯醇固化效果较琼脂为好。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2011,(1):43-43
上海将从2010年底前开始对130万立方米的苏州河底泥进行疏浚,此项工程将于2011年汛期前完成。流经上海市境内的这条母亲河的水质,将争取达到国家地面水IV类标准,并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上海世博园内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年来鼓楼区范围内黑臭河道的水质现状及水环境污染的成因进行研究,简述了目前黑臭河道治理中控源节流、底泥疏浚、引清冲淡、生物修复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对里圩河、清江东沟的阶段性治理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探究未来龙江东河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环保疏浚技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在设备性能、技术能力等方面均已获得明显的提升,我国在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积累不少实践经验。为此,本文研究了湖泊污染内源治理中的环保疏浚技术,介绍了环保疏浚技术发展现状、前瞻技术发展趋势,并对技术应用经验进行总结,促使环保疏浚技术实现进一步应用,加强湖泊污染内源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污染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植物修复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开展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氯化铝(PAC)由于具有投加量少、絮体大、絮体沉降速度快、成本低、混凝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水和污水处理上。对PAC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展望了PAC研究前景。PAC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PAC直接处理污水、PAC与其他工艺组合处理污水、PAC与其他药剂复配处理污水、改性PAC处理污水。  相似文献   

12.
采用絮凝沉淀法去除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经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0mg/L,pH值为5,温度为20℃,反应时间4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法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的COD、蛋白质、BOD、SS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COD的去除率保持在30%~40%,蛋白质的去除率保持在45%~55%,BOD的去除率保持在10%-15%.SS的去除率保持在50%-60%,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采用NaOH熔融分解滤渣,热水浸取熔融物,将溶液调至微酸性后加入pH值为5.5~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入盐酸羟胺使六价钼还原成五价钼,然后在溶液中加入过量EDTA标准溶液,使之与溶液中的铝、钼、镍等金属离子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氯化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然后用氟化钠破坏EDTA-Al络合物,再用氯化锌标准溶液回滴释放出来的EDTA,从而间接测定铝.用本方法对废钼镍催化剂回收实验中滤渣及滤液中的铝进行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对PAC、聚硅酸铝铁、氯化铁、PAM等4种混凝剂的除磷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同时考察了4种混凝剂对氨氮、COD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当氯化铁投加量为150 mg/L时,对总磷、COD去除效果最佳,4种混凝剂对氨氮去除效果都很差。  相似文献   

15.
太湖水总体呈轻度至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作为自来水厂水源水,选用液体硫酸铝做混凝剂.并与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并降低浊度,可作太湖原水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沙俊强  张百涛 《科技和产业》2020,20(12):257-262
为了降低水体下土层中的水位或水压,拟采用一种非常规的水下降水技术,保证水下工程的安全。水下降水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陆上降水相比,其技术环节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通过对某工程在水下降水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可行性分析、设计计算、土层参数确定等环节的探索、研究,并采用止水套管技术、新型隔水材料、水下降水试验模型、套管稳定性分析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建立一套可行的水下降水技术方案,确保该工程安全、顺利完成。水下降水技术在该工程的应用为国内外首次,但水下降水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还有一些技术环节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污泥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污泥脱水困难的现状,结合酸处理、氧化法、冷冻冻融、超声处理以及生物淋滤、电渗透等几种主要的污泥脱水技术,介绍了污泥脱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发挥单一处理技术的优点,多种处理技术的联合使用,是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洁  邓思杨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97-301
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有色金属,应用范围广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铝消费国以及铝加工产品制造国.云南铝产业已形成从矿山采选到氧化铝、铝冶炼、铝加工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电解铝产能达到全国1/5;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应用科技情报分析方法,对云南省铝产业及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云南绿色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助力云南打造产业强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