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MBO在我国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难题。目前对MBO的探讨。应首先考虑在中国究竟有多大的应用空间。在大的方向选择上。MBO更适合非上市的全民和集体企业及符合条件的部分上市公司。而要规范推进MBO。必须加强法规和政策建设,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MBO过程中的定价,用法规和制度保障MBO公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敬伟  陈强 《珠江经济》2003,(10):58-61
MBO是我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严格的法律制约以及相关的制度不健全,以至日前MBO无法在我国全面推广。因而导致日前证券市场中的MBO陷入了低潮——  相似文献   

3.
韩德宗 《浙江经济》2003,(19):52-53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国家曾掀起了MBO的热潮。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MBO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普及,1997年以后进入了中国。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新方式,一种制度的创新,MBO在中国究竟是否可行,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MBO)刚刚起步,但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解决企业产权问题。理论界对我国企业如何发展MBO存在很大争议。一方面,本文对相关的争论进行了理论综述,认为明确中国MBO的实施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MBO有一个科学理解;另一方面,本文对MBO的定价原则、融资问题、实施效果和实施环境进行了理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上一期贵刊的封面文章《MBO神话覆灭》通过对多家已经实施MBO的公司进行财务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深入剖析了造成MBO这个泊来品如何在制度缺失的环境下被念歪了经的原因,很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2004年前三个季度的统计数字显示,上市公司MBO披露的事件达到8家,大大超过以往年份,加上“郎顾之争”引发的中国经济学界对包括MBO在内的国企改革模式的争论,上市公司的MBO遭到了更多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的“MBO年”!近期,海内外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中国MBO领域,希冀分食中国千万亿资金容量“大餐”!这个提前到来的MBO热潮,着实让监管层手忙脚乱:一方面是各路诸侯采取迂回方式,规避政策阻碍,筹建看似合法的MBO基金;另一方面是对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私募MBO基金无计可施,因为我们还缺乏一个相关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产权关系不明确、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等逐渐暴露出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MBO理论及在国际上实践的介绍,阐明了在我国推行MBO对于国企改革的意义,指出了在MBO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MBO作为一种新的融资并购方式,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公有制企业产权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路。MBO在中国的发展,已是历史必然,在激励企业内部的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解决MBO存在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中国企业产权革命的一种新型方式,理论上有助于企业明晰产权、理清产权关系,并可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依据中国现阶段MBO的发展状况来看,融资间题是MBO发展过程的主要障碍。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管理层间接收购目标公司,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且控制权超过所有权,最终是管理层成为控制性股东,对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小股东利益,甚至出现管理层盘踞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管理屑的约束与监督难度。要改变目前MBO融资状况,主要应加快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步伐,并借鉴国外MBO的经验,不断创新MBO融资工具,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为MBO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