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莹莹  黄进 《开发研究》2023,(1):139-148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将会出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整体区域性反贫困向以个体和家庭为主体的精细化反贫困转变,从解决生存问题的绝对贫困治理向解决发展问题的相对贫困治理转变,从减缓贫困向预防贫困转变,从脱贫攻坚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统性任务转变。这些转变对我国贫困治理以及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普惠金融在以往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和瓶颈,深刻制约了其反贫困实效。因此,要想提升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能,需要将金融服务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社会服务,因其在价值追求、理论视野和方法技巧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在推进普惠金融反贫困中发挥一系列重要作用,如测量评估和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提升金融能力与素养,增强农民人力资本,协助开发针对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相似文献   

2.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对策。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反贫困问题,并在贫困实质、反贫困思路及对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反贫困思想对指导我国反贫困实践,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关于对贫困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有没有贫困问题?如果有,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贫困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问题构成对贫困实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中国也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列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有592个,到1998年底,仍有42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贫困与反贫困的严峻形势,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对策。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反贫困问题,并在贫困实质、反贫困思路及政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反贫困思想对指导我国反贫困实践,具有巨大…  相似文献   

4.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中国也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有592个,到1998年底,仍有42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贫困问题,并在贫困实质、反贫困思路及对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反贫困思想对指导我国反贫困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关于对贫困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中国有没有贫困问题?如果有,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贫困是不是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在我国农村取得了成功,但是也使得农村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即为财政农业支出。本文针对农村财政投资影响反贫困的结构分析着手,谈谈我国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6.
山区城镇化与区域反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山区在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均衡求助转向据点开发、输血救济转向开发扶贫的策略转变过程,新的效率优先、以区域经济增长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方针是符合市场经济增长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方针是符合市场经济方向的。浙江山区集镇 化的步伐在80年代中后期明显加快,并且形成了“农民城镇农民建”的特色。与山区反贫困战略实现了是 合,进入90年代末期,为进上步解决消灭贫困县后的贫困 镇的发展又面临了新的要求。中  相似文献   

7.
农民贫困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阐述我国农民贫困的现状出发,着重于从农民的收入与支出这两个与农民生活联系最紧密且最直观的视角来探究其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旨在对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反贫困的新视角:社区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本文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反贫困视角,总结出社区发展对城市反贫困的三大功能,即:精神整合,资源传递和动力机制功能。结合我国城市贫困和社区发展的现状分析,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村扶贫效率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由于目标瞄准机制不完善、反贫困模式单一、贫困者主体地位弱化以及在反贫困中重物质建设、轻能力建设等问题导致我国农村扶贫困出现了低效化.只有不断完善反贫困政策,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确立贫困者的主体地位、实施开发和救助并重方针,才能提高反贫困效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荣建民 《发展》2000,(9):21-22
反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在努力解决贫困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斗争从一个层次深人到另一个层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至今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本以甘肃省农经和贫困监测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制约甘肃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面向新世纪的扶贫战略及其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的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条件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并存是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开发式,面向贫困人口应成为90年代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基本特征90年代我国反贫困战略的主要内容90年代我国反贫困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反贫困方面确定了巨大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要想建设真正的和谐社会,中国当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反贫困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下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以及教育的滞后是造成中国现在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应重新构建反贫困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消灭,我国反贫困治理进入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转向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本文以青海省海东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和总结了海东市反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重点探究反贫困治理进程中出现的高原气候下经济作物产量较低、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较大、反贫困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等困境。在分析论证基础上,研究发现建构海东市反贫困治理的关键进路在于种植和培育适应高原气候的特色农产品,利用政府“好政策”激励农民就地创业,提升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增强乡村特色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本文研究对于持续巩固海东市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反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丰富市域反贫困治理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 《乡镇经济》2006,(4):28-30
面对我国农村贫困出现的脱贫难度增大、速度减缓、返贫率高、贫富差距扩大、贫困的代际传递增强以及经济风险增大等新问题,农村反贫困需要深入探索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及时调整社会制度、政策措施、扶贫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向贫困宣战     
郑庆荣 《开放潮》2001,(6):26-27
贫困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它曾象梦魇一样压迫着中国几千年。 中国劳苦大众始终没有停止过与贫困作斗争,为了求得温饱,为了生存的权利,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但都失败了。直至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都不能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反贫困而斗争,肩负起反对贫困的天职。 旧中国的贫困,主要源之于阶级性的原因,其集中表现在土地占有上。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共产党曾领导过土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生存的权利,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迈出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各方高度关注的领域,中国农村反贫困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仍旧困扰并阻碍着农村发展的步伐,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内外学者通过广泛研究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与总结,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全面审视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探寻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趋势,希望通过对文献的评述与展望,找到中国农村反贫困更佳的研究方向与方法,为下一步的反贫困研究做好铺垫,促进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远景目标的关键。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很多,但总的来看,农村贫困群体不健康、不成熟的社会心理是造成反贫困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反贫困是中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贵州省地区作为西部的一省,教育贫困是其贫困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来反贫困是贵州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教育角度论述了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以及将贵州省的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育是影响当地贫困的一大因素,进而阐述了贵州省教育反贫困的现状问题,并从教育角度提出反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开放潮》2000,(4)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未来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是: 第一,提高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入提高30%,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 第二,保证贫困农民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其基本食物消费需求,每人每日2150大卡。既要提高贫困农民生产粮食的能力,更要通过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购买口粮和其他食品的能力。 第三,为贫困农民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国家投资的“以工代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项目,应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鼓励和帮助贫困农民外出打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为西部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尤其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治理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加速反贫困治理的进程,取决于领导干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程度。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凸现出一些错位现象,这在很大程度卜影响制约着扶贫攻坚的进程。共错位现象表现在:一、把贫困问题简单化这种观念往往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简单看作农民经济生活上的贫困,不认真考察和分析农民贫困后面的社会问题和致贫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