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节奏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芹 《魅力中国》2010,(13):154-154
节奏乐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夫曾说过:“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因此,“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还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这些都清楚地阐明了节奏教学的必须性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本文重点分析了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论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廖文珺 《魅力中国》2009,(20):162-163
音乐节奏的现代性为视唱练耳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大量现代音乐作品的节奏创作思维遵循一定数理逻辑关系,从此关系入手展开教学,建构现代音乐节奏训练的新思维是本文的写作主旨与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学群 《魅力中国》2014,(17):140-140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为了表现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孩子们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由此我开始思索: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音乐节奏感。  相似文献   

5.
巩雅娟 《理论观察》2006,(4):201-202
节奏是音乐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所有表现力的基石、灵魂、生命。音乐离不开节奏,音乐教学也应该重视学生节奏感知能力的培养,为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利用模仿加强对学生节奏感的兴趣培养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与情感的最高艺术的表现形式。一些世界名曲,像《野蜂飞舞》就是音乐大师用高超的艺术手段所模拟、再现出来的一些大自然中的音像。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探寻节奏,并进行模仿与感知。在模仿中学习,不一定要有高超的技能或出色的音质,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且愿意做的事。  相似文献   

6.
王艳华 《辽宁经济》2001,(10):46-46
一、创作教学的手段和内容 1.节奏为先。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节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节奏,创作节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始于模仿,终于创造。自古至今,概莫例外。为此,先引导学生村所学歌曲的节奏进行反复练习,并认真讨论每首歌曲的节奏构成。甚至提炼出节奏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编写节奏、节奏乐谱,如轻松愉快的节奏,骏马奔驰、带动号子、小步舞曲节奏等。学生把创编的节奏写在小黑板上,每组由一名学生念奏给大家听,最后评选出最佳节奏谱,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创作情绪十分…  相似文献   

7.
任艺 《魅力中国》2013,(32):78-78
在生活中动态的都是有节奏的,可以说节奏是随着律动而不断变化。大自然的云、雨、水流的急快、缓慢;人体的运动、心脏是有节奏的、呼吸是有节奏的、听觉艺术是节奏的;文学虽然没有节奏而随着书中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物命运的转换,读者被感染、被激动是随着故事的跌宕而产生节奏的。音乐是最有节奏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和声的节奏     
朱志华 《魅力中国》2011,(17):256-256,381
本文主要从和声节奏的概念、和声节奏的类型、和声节奏的力度、和声节奏与小节和节拍的关系以及和声节奏与音乐的体裁风格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和声节奏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讨论,以期对和声节奏问题做较为全面、深入地梳理,为学习和研究和声学的同仁提供关于和声节奏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掌握并运用音乐的节奏,是视唱练耳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三种读、打方式"进行反复练习.  相似文献   

10.
论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妍妍 《魅力中国》2013,(13):170-170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训练课程。系统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视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将听觉运用到器乐及声乐的表演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解芳 《发展》2009,(9):75-76
一、说唱音乐的现状 人们十多年前在谈论欧美音乐时,说唱音乐(Rap)可能是最不被了解和最不愿接受的风格之一。原因很简单,它不像音乐。从我们当时的听觉习惯来看,音乐应当有旋律,歌声更是语言旋律化的结果。说唱音乐恰恰不这样,它的音乐只剩下了节奏,语言也仅仅韵律化而已。  相似文献   

12.
张慧君 《魅力中国》2010,(10):102-102
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出发,以训练听觉和身体运动等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是声音在时间上进行的过程,它不是瞬间的,也不是停滞的状态.因此,在把握音乐、处理音乐表演这一问题上,"声音和时间的关系--节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常常把音乐的节奏比做生物的脉搏,海潮的起伏,以此来说明音乐表演过程中速度与节奏的灵活变化,就像一个健康人的脉搏随心情的感受或生理上的影响时而加速、时而减慢.这种速度节奏的灵活变化,往往最能体现出演奏者的个性以及他对作品的理解水平,是作品艺术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品本身又和特定的历史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作品的速度节奏变化的特点,是演奏者正确理解作品、弹好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袁付和 《魅力中国》2013,(10):62-62
打击乐器,顾名思义,是通过用槌、手或板,击打共鸣体的表面而发声的乐器。这类乐器大致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两类。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多半是起加重节奏、合奏、独奏以及乐曲中的间奏和过门等色彩的作用;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则多起强调节奏意识,还可以弥补力度的反差,是人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从意像朦胧、含糊、模糊的情景中很快转变为另一个情景,情感同时得到真正激发和释放,去理解更深刻、准确的音乐整体形象,感受音乐气质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苏扬 《魅力中国》2014,(12):52-53
在非洲音乐中,打击乐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非洲音乐凭借其带有激情的特色的节奏韵律,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非洲音乐中通过自由奔放的打击乐作为伴奏,对于生命和自然崇拜是非洲音乐最初的旨意。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部分非洲人口的迁移,带来了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现象。本文中笔者从非洲打击乐的概速、非洲打击乐在现代世界音乐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阐述非洲打击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苏豫 《魅力中国》2009,(3):113-113
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孩子学习钢琴,也是为了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要让孩子们从学习音乐、学习钢琴中开发大脑,启动大脑机制充分发挥音乐潜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正如苏格拉底说道:“音乐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因为节奏与和声能够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并且赋予人们礼貌和优雅的气质。”  相似文献   

17.
姜波  何麟 《理论观察》2011,(1):112-115
诗歌的音韵指的就是诗歌语音的音乐性,它主要是由平仄、押韵和节奏三个因素构成。四声的调配合成了平仄,韵脚的往复组成了押韵,音顿的排列形成了节奏,它们以音节为原料,相互交融,相互依托,相互照应,共同酝酿出了诗歌和谐的音韵。而正是这和谐的音韵才使得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动听的音乐效果,而这种音乐效果又使得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强烈,形象刻画更加鲜明,艺术感染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18.
廖婷 《老区建设》2012,(2):44-46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创作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服务于电影创作的整体要求,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规律。电影音乐具有描绘情境与表达意义、推动叙事和突出主题、营造氛围和渲染情感、变换节奏和衔接结构等艺术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9.
舞蹈作为时空兼备的艺术,离不开音乐是千真万确的.音乐主要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为表现手段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而舞蹈则是根据音乐的长度和感情基调,用人的四肢、躯干、眼神和面部肌肉等连续的、有节奏的、有韵律的动作来表达人的精神生活,观众可以从舞蹈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音乐,变听觉为视觉,使视听达到统一,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王爱玲 《魅力中国》2011,(10):197-197
小学生音乐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从培养聆听、创设情境、培养节奏和音准、以及借助其他艺术形式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论述,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