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小莉 《魅力中国》2011,(7):149-149
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司瑞 《魅力中国》2014,(23):202-202
语文课程是高中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并通过加强文学经典著作教学,积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等,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切实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周红芳 《魅力中国》2013,(16):145-145
探究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形式。而且蕴涵着代表其特质的教学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尊重探究教学的本身规律,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到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历炼而成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出探索活动的新思路,引导学生体验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4.
王辉 《魅力中国》2014,(5):240-240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提高综合文学素养,所以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是学好语文了。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与学生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让学生纷纷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其文学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验教学是当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从隐性知识的角度,说明采用体验教学是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讲述体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历练、探究中巧妙的感悟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周晓慧 《魅力中国》2013,(17):224-22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意识水平的综合反映。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言技能,提升人文素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重视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7.
马秋娟 《魅力中国》2010,(21):90-9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主要谈语文教学融合美育的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谢海英 《魅力中国》2010,(31):307-307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首条基本理念。由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为什么这样讲呢?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康世芳 《魅力中国》2010,(12):127-127
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注重人文性,必然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是受人类文化熏陶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因此.在人文性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  相似文献   

10.
蒋艳华 《魅力中国》2009,(23):133-134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阐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提高语文素养,我认为,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关键,因为课堂教学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主阵地,抓好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怎  相似文献   

11.
李明月 《魅力中国》2014,(4):232-233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住新课标实施的正确导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间和生师间的互动合作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2.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敏 《魅力中国》2014,(18):398-39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都有了极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的变化,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传授。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强化人们精神的熏陶。突出小学生实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生正处在习惯养成和价值观逐步定性的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开展法律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语文学科作为情感表达和思想教育的优势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法律教育展开分析和讨论,希望能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对小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方军 《西部大开发》2011,(4):185-185
课改十年,有艰辛和挫折,有欢笑和成功。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正确把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度”,正确处理价值取向和独特体验关系,恰当地启发、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语文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刘玲 《魅力中国》2010,(10):152-15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是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真正的把语文教学从以“应试”为中心,转移到以“文化”教育为中心,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6.
陈桂英 《魅力中国》2011,(15):208-208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是教育规律、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语文课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这需要教师注重生活积累,并把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7.
沈丽萍 《魅力中国》2014,(18):166-166
中职语文科目是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军 《魅力中国》2013,(6):12-12
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新的理念说明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哲理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相似文献   

19.
周昌玲 《魅力中国》2010,(13):67-67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喜欢不厌其烦的讲述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等,  相似文献   

20.
邓东华 《魅力中国》2011,(10):130-130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法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