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广西应抢抓历史机遇 ,积极实施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带动优势企业的发展 ,以优势企业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 ,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集中力量培植一批龙头企业 ,发展一批优势企业 ,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断延长产业链 ,推进产业化经营 ,为振兴广西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有银行县域支行是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金融需求发展的重要保障。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国有银行县域支行应积极抢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机遇,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促进广西县域经济稳健发展的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正逐步地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针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优势、机遇和挑战来探索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提出若干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向,正确地选择发展路径是新形势下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针对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应选择统筹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创新机制,发展特色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提升劳务经济等路径。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挥比较优势是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2011年,面对国内外极为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各类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广西各县(市、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转方式、调结构、控物价力度,积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广西县域经济平稳增长,91个县(市、区)实  相似文献   

7.
自从恢复边境贸易,特别是去年初国务院批准黑河市为沿边开放城市以来,黑河市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两大优势,转动开放开发两个轮子,以开放带开发,以开发促开放,为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了经济建设的速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开放开发两者相互促进,给黑河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进程。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黑河市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积极贯彻省委“南联北开”的战略方针,结合自己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县域经济。一是制定和实施了“以贸兴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深化认识自身资源和地缘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依靠口岸和资源两大优势,利用中俄市场的互补条件,以贸易为导向,以经济技术合作为重点,多形式、多  相似文献   

8.
代波 《魅力中国》2010,(23):65-65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则是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黔西县作为毕节市开发扶贫试验区内一个发展较快的经济体,其紧靠自身发展优势,打造特色产业;最终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探究边境县域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产生的影响,并以广西边境县为例,分析了边境县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之间的关系,运用2003-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1)广西边境县域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作用仍较弱;边境县内部作用存在差异,即部分县域城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而部分县域情况则相反。(2)广西边境县整体上城镇化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分阶段来看,2008年后广西边境县域城镇化发展能够有效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县域的精准落地,同时要挖掘好县域自身的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性发展,差异化发展。产业发展是核心要义,要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掘县域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吴寿平  戚红艳 《改革与战略》2011,27(11):97-99,118
文章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以广西88个县市的县域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偏离程度与竞争力强弱,得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普遍存在后发优势,其竞争力效应处于劣势。文章提出,要以提高工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快速地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轻纺工业发展快,广西经济总体发展也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快;广西尚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工业化水平较低,需要加快轻纺工业发展;广西目前经济实力不大,缺乏迅速提升结构水平、将发展重心转向资本、技术为主发展的投资力量;广西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改变就业状况必须大力推进轻纺工业发展;轻纺工业发展,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有积极意义;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丰富群众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轻纺工业可以为重化工业大项目配套,促进产业链有效延长;大力发展轻纺工业,能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环境压力,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更为重视发展轻纺工业,为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创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集群式的广西物流产业战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丹宁 《特区经济》2011,(8):213-215
当前,广西经济发展处于整体上升态势,广西着力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基础已具备。广西宜致力发展壮大优势物流产业集群、物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工业)园区集聚型物流产业集群。作为后发展地区物流产业通过集群式发展物流产业(园)经济、选择恰当的集群模式等无疑是当务之急。广西物流产业集群式发展要注意产业与物流园区的结合、信息技术的融入等,通过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作竞争方式进一步培育物流企业竞争力,借助产业规模强化物流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兰瑶 《乡镇经济》2014,(3):59-64
文章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通过对庐江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的分析,发现庐江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第一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升级滞后;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达球 《改革与战略》2009,25(9):116-120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具有综合性的基本经济单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漳州县域经济规模小、运行质量低、发展水平落后,是制约漳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要依  相似文献   

17.
莫维冰 《特区经济》2008,(9):203-205
东部产业转移对广西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也对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广西应针对在承接东部产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找到应对的措施,使广西产业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振江 《乡镇经济》2008,24(12):43-47
河南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如经济强县少、地域发展不平衡、工业化水平低、不少县(市)间经济发展缺乏明显特色等问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化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劳务经济、重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是促进河南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东盟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使广西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广西经济发展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广西主要经济城市和北部湾城市的经济转型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广西经济发展存在工业化率相对较低,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经济转型成为迫切要求,并从产业结构、资源与环境、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董春丽 《特区经济》2010,(9):134-135
发展县域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是县域经济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应当担负的重任。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县域经济融资难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法律影响因子——至今没有配套的金融信贷立法,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和泰国等成果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县域经济发展实情适时出台县域金融再投资法,持续推动县域金融信贷,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加大发展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