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魏晋之际,《庄子》作为魏晋玄学理论所凭借的基本思想资料,其文本解读,义理诠释成了一种学术时尚。尽管注本林林总总,但郭象的《庄子注》"其辞清雅",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开辟了独特的《庄子》诠释路径,对后世士人人格的建构以及庄学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今天,重读国学经典又掀起了出版市场上的热潮,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无论是学院派还是书斋派,都纷纷加入了讲谈国学知识的行列,而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国学经典,自然也一再受到解读的关注和阐释的热捧。如果说《论语》因其儒学理论中包含的严格的丰富的传统规范而成为经典,那么《庄子》之所以流传千年,其因就在于他所阐发的生存智慧的超越性,无所不用其极的表达,思辨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道家的集中代表人物之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庄子则进一步发扬了道家的思想。庄子和老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庄子也讲"道",但老子的道侧重于对规律性的认识,甚至老子哲学关注于社会政治,庄子则不然,庄子的道最终还是关注于人的生命问题,庄子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生命哲学,那么,庄子对生命究竟有怎样的看法呢?在庄子的生命观中既有对肉身生命的保全,也有对精神生命的自由的追求,但其最终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由肉身生命的保全到精神的自由这是庄子思想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三字经》,薄薄的一本,看似平常,可它在我国的传统蒙学读物中,却占得几个“中国之最”呢。 其一,它是我国“最小”的“经”书。 “经”字,本是织物的直线(其横线称“纬”)。经线在织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经正而后纬成。”没有它,纬线便无可依托、无法交织,织物也就永无可成之望了。加以引申,“经”字开始以“经”称各种经典著作;西汉之后,儒学崇奉者,专以称儒家经典,如《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大藏经》等;再后来,专讲某事或技芤之书,亦称为“经”了。如《本草经》《茶经》、《牛马经》、《庄稼经》等等。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人生     
刘德增 《走向世界》2009,(22):50-51
庄子,名周.第一个为庄子立传的是司马迁.他将庄子列为道家者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为庄子写了一篇200多宇的小传.中国人有两个符号,一是姓名,二是籍贯.故此,司马迁之庄子小传开篇即说:"庄子者,蒙人也."然而,"蒙"在何方,司马迁却未言明.庄子之籍贯,遂成千古谜案,众说纷纭,或云山东东明,或日河南商丘,或说应在安徽蒙城.东明一说最为有本.庄子为吏的"漆园"在今东明县陆圈镇裕州屯村一带;今菜园集乡庄寨村一带,乃庄子长期生活、著述、归隐及死后安葬之地.  相似文献   

6.
刘秉亚 《魅力中国》2009,(14):25-26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经学的主流思潮,它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而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的重要一个阶段,其主要代表阮籍和嵇康更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是老庄思想的继承者,同时又为玄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老子》“贵道”思想与管理张鲁建一《老子》相传为春秋末年的老聃所作,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一书,文约义丰,虽仅五千之言,却包含着十分深刻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它虽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其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诸领域,对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芳 《魅力中国》2010,(23):304-305
关于老子其人及其书的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本文依据通行本《老子》(即王弼注),首先对《老子》中“道”一词的内涵进行分析梳理,说明了“道”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老子》关于“道”的应用原则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管理活动自古有之,具有几千年的丰富管理经验,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景象,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各种学派。其中,道家又先后有杨朱、老子和庄子等代表人物。文章首先论述了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接着以道家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及上善若水四个方面探索其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荧范畴。《庄子》中有众多的意象。其中“木”意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庄子》作者无用之大用及自然随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庄子"道"的"自然"美学品格首先是指"自然界",其次是"本然"、"无为"的意思,即事物所具有的没有人为处理或未显示出人为痕迹的情状。自然品格的第三方面内容是"真性",即人的真性情、真表现。庄子对"道"的自然品格的崇尚,成为后来中国美学所渴望获得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农文聪 《理论观察》2023,(10):24-29
《庄子·胠箧》在伦理问题上与内诸篇共处一个意蕴整体,并通过“盗亦有道”勾连了三个层次的伦理言说。“盗亦有道”直观地给予了悖谬的伦理现象,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即可牵引出《庄子》的伦理意涵。“盗亦有道”之“道”,实质为“技”,以“道”为名正在于提示出“德”离于“道”而失真的伦理乱象。在“道”意向性的思维进路中,庄子探寻着“德”之本身。“德”之本身并非概念化或对象性的现成之物,而是自身触发和自身缘构成的伦理境域。  相似文献   

13.
老子哲学的道贯穿于老子哲学体系的始终,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石。然而道的哲学特性对现代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法自然的,理想的人性也应该是法自然的。  相似文献   

14.
沈善增 《沪港经济》2008,(10):79-79
《老子》还真本第一篇德章,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如开天辟地,此语一出,决定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走向。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王侯说的政治哲学书,这句话里的“上德”、“下德”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君主,一级政权的所有人。  相似文献   

15.
马涛 《黑河学刊》2013,(1):26-28
"通灵宝玉"是唯一贯穿《红楼梦》全篇的一个核心意象,象征着人得之于"天",并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灵明本心"。对其的理解融化了儒、释、道三家对生命"本体真性"的形而上之体悟,在这里映射着华夏哲学对人性之善的尊崇和期许。意象化的"通灵宝玉"、本体化的"灵明之心"、肉身化的贾宝玉,这三者在小说中的互相映射与生发,是《红楼梦》极为重要的思想蕴藏。  相似文献   

16.
王玮  蒋蓉 《改革与开放》2012,(22):149-150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文通过对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无为"的阐释,指出当今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借鉴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顺应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彭晓峰 《特区经济》2012,(10):270-272
老子是著名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著《道德经》。本文从老子"道法自然"和"无为"的核心思想出发,针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剖析了《道德经》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主张"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认为市场经济必须减少行政干预,即"无为";同时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本文最后认为政策应"有为而无为",应进行七个方面的顶层设计与实质性改革来为市场经济建立一个"不割"的"大制"。  相似文献   

18.
雍坚  尹延冰 《走向世界》2012,(33):76-77
1914年出版的《济南指南》一书中,位居济南绸布庄之首的商号为"瑞蚨祥";1925年出版的《中华民国省区全志·山东省志》一书记载,"旧军在(章丘)城西北三十五里,为富商孟姓之里,各地瑞蚨祥绸缎庄皆其产业。"瑞蚨祥在众祥字号中不是最老的,却是最强的。这一切,都和他的掌门人孟雒川息息相关。因电视剧《东方商1914中,位居济蚨祥";1全志·山东(章丘)城之里,各地瑞蚨祥却是最强的孟雒川息  相似文献   

19.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首要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观念的宏大哲学体系,五千言激越三千年,对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当今时代,《老子》所蕴含的“合理内核”仍然值得我们很好借鉴。本文想就《老子》与治县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黄学的核心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清静无为,在政治上表现为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与老子思想基本上等同,故称黄老之学统属道家学说.其实黄学与老予之学有很多不同之处,黄学发展丰富了老子之学,本文就此对黄学和老子之学的不同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