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但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明显偏低.因此,研究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通常采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这一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称其为R&D投入强度。R&D投入强度是反映某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标准。本文通过19982011年的R&D经费投入强度计算得出所需的生存时间,并综合以往相关文献得到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指标,运用生存分析中的Cox回归模型,找出对省市创新能力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而指出河北省发展的短板所在,为提升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是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在研究R&D经费投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外资四个投资主体分析了R&D经费投入结构,指出了现有R&D经费投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蔡芳 《特区经济》2014,(10):223-225
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活动,其投入状况影响着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科学、合理的R&D投入结构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为依据,从R&D活动类型角度建立了R&D投入因子模型,根据因子得分将各省市的R&D投入分为高,中,低投入区,分析了不同的投入区里省市R&D活动在投入结构上的差异及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投入的政策完善,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活动的差距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娟 《特区经济》2011,(2):43-44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2008年深圳市R&D投入和新产品产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R&D投入与新产品产出有高度的相关性,对R&D投入水平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R&D人员、R&D活动项目、R&D经费支出,研究指标对新产品产出的代表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提高新产品产出的关键是改善企业的R&D人员结构,提高R&D人员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R&D活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R&D活动水平的评价对于指导R&D经费与强度的投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12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各市R&D活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表明柳州、南宁R&D活动状况水平为一类地区,桂林、玉林为二类地区,其他城市为三类、四类地区。最后,探讨了不同区域R&D活动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科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方面,系统评价科技资源投入变化。从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市场创新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系统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结果表明,从R&D的人员数量及全时当量和R&D经费支出规模及占GDP总量比重四个关键指标衡量R&D投入规模和增长,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增长期,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基础。中国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政策环境日益完善,科技人才总量大幅增长,人才结构日益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科学技术活动的投入,科技投入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全社会科技投入和R&D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成为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研发力量,但R&D/GDP比重比较低,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还比较低,投入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5-2008年宿迁市和江苏省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专利授权数、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作为科技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宿迁和江苏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宿迁和江苏相同之处是,科技投入或产出的个别指标和经济发展关联度都比较高;不同之处是,宿迁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然处于萌芽阶段,而整个江苏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快速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稳定增加,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新的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部分地区科技投入与三次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07~2011年地区三次产业GDP、R&D经费和R&D人员投入等数据,分别测算出不同三次产业结构中R&D经费、R&D人员投入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得出:科技投入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具有区域性差异,对样本中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较大地区,R&D人员投入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大于其他产业,反之,对第一产业的影响小于第二、第三产业;不同产业结构地区,R&D经费投入对第三产业影响均最大。  相似文献   

12.
易卫华 《特区经济》2011,(11):13-15
本文运用香港1997~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香港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香港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不管是R&D经费投入还是R&D人员投入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并不是科技投入的Granger原因。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R&D 经费支出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能力,江苏省已将 R&D 经费支出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文章对照江苏省指标要求,分析了泰州市海陵区 R&D 经费支出在 GDP 中所占比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深刻认识科技投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大科技开发和服务力度、推动产学研结合、做好 R&D 占比统计等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蔡芳 《特区经济》2015,(3):117-119
在知识经济时代,西部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其经济发展水平。为了研究西部科技创新的有效提升路径,文章采用判别坐标方法(DC分析)构建了R&D的资金,人力的投入与专利产出的模型,并使用模型对部分省市的产出做了预测,效果较好,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认为:西部省市的R&D投入强度明显偏低,同时在R&D投入结构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策创新为导向,加强R&D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率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玲  严红 《特区经济》2007,221(6):194-195
本文以西部2000~2005年科技投入与GDP为基础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国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角度论述了企业R&D与技术改造两类不同性质的经济投入,剖析了两种投入形成无形资产与有形的固定资产的不同结果,提示企业管理者与财会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和区分两类投入。  相似文献   

17.
科技投入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发现.湖南省科技投入稳步增长,但形势依然严峻:R&D经费占GDP比重持续上升,但R&D经费仍然不足;地市州科技投入普遍增加,但区域之间极不平衡.针对全省科技投入的现状及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大政府引导、落实并适当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和实施差异化的政策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12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200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十五"计划第一年我国科技投入呈现良好开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跨上1000亿元台阶,R&D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1.1%的历史最高水平,标志着我国科技投入开始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9.
张唯  柳希  邓鹏  陈雨薇 《科技和产业》2021,21(3):210-213
近年来,随着沙特阿拉伯"新政"的实施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增加.随着R&D投入的增加,沙特的科技产出和知识创造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从对比数据来看,沙特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有巨大差距,与其他高收入的阿拉伯世界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有很大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参考现有文献,全面梳理科技投入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测算1996-2014年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弹性系数。评价北京市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自"十五"期间开始,R&D经费内部支出对GDP的弹性系数接近1。"九五"—"十一五"期间,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弹性系数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十二五"期间逐渐趋稳。1996-2014年北京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62.1%,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的平均贡献率为34.9%,科技活动人员的平均贡献率为2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