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农民观念变革的终极决定因素,而农民的现代观念一旦建立,又必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以至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前提,要帮助农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思想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农民观念变革的终极决定因素,而农民的现代观念一旦建立,又必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以至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前提,要帮助农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思想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新农村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前沿,发展现代化的新农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将对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代管理思想初探杨如惠观念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就不可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这是当代公认的理论观点.当前,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去改变我国实际...  相似文献   

5.
何为现代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区别,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面临的现实理论问题。作者依据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分析,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附属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希望这些见解有助于加深对现代市场经济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宏观调控,简言之,就是国家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那么,宏观调控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或原因是什么?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是借助现代经济学中的市场失效理论来进行解释,但具体说明宏观调控的依据时却加以泛化,认为市场失效的多种表现都是宏观调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燕 《魅力中国》2013,(29):91-92
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避渐向国际化发展,现代服装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结合使我国现代服装的种类变得丰富多彩。最近几年,我国服装设计师们开始大量引用“民族风”元素,将其与现代潮流文化相融合,两者结合之后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现如今,挖掘并运用民族服饰元素已经成为现代化服装设计的重要发展潮流和发展方向,本文以永仁彝族服装元素为例,探讨其在现代服装设计申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和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化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是指在一个面上如何把体制铺开的问题.仅指建立一种与工业化初期相适应的古典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概念,则是指与工业化中期相适应的现代市场经济,两者不一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深化研究.浙江的改革可能会更加领先。  相似文献   

9.
税收征管现代化是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基层税务分局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而建设现代化基层税务分局是必由之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化的推进,建设现代基层税务分局的备件日渐成熟.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在管理理念、队伍建设、基础设施、信息管税、纳税服务等方面推进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傅昕 《上海经济》2003,(3):60-61
家族企业作为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所采取的组织形态,是我国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中一项影响巨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然而,在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其发展模式、治理结构、发展前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任人唯亲、目光短浅、独断专行等均被视为家族式企业与生俱来的缺点而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家族企业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管理体现浓重的经济伦理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儒家思想与西方功利价值观的东西文化合壁奠定了日本企业管理的经济伦理基础;民族利益价值观为其经济伦理提供了政治保障:较深的本体论认识提供了日本企业经济伦理本质定位;Z理论是注重经济伦理范式的实践执行;历史经验是经济伦理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价值体现。从经济伦理视角探研日本式企业管理,对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唐以后,中国佛教精神从出世转向入世。无论是新禅宗还是受新禅宗影响的新儒家都不再把"出世法"和"世间法"截然分开,"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的入世精神成为唐宋以后中国宗教伦理的核心。江南地区不仅是明清时期中国佛教最兴盛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工商文化发育最成熟、最典型的地区;而江南工商文化精神的形成正是受到佛教入世伦理的深刻影响。江南工商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工商业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勤俭"、"诚信"、"忍辱"等成为江南商人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13.
张祖群  王波 《改革》2012,(7):112-121
从企业、企业目标、企业环境伦理等概念入手,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不同企业目标进行判别,构建中西不同语境下的企业目标与企业环境伦理分析逻辑。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直接关系到到底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为导向,从而形成经济利益至上还是顾客-环境至上的两种不同的企业环境伦理分析体系。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可能成为未来中西不同语境下企业目标的最大趋同。我国企业要想在改革转型时期做到经济责任与环境伦理导向双赢,就必须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同时实现企业与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4.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能对其精华正确吸收和运用,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儒家思想的教育,可以通过吸取儒家思想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将儒家思想作为重要文化背景、利用现代化手段传递儒家思想、从时事热点着眼提升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知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critical of the scenario planning approach which attempts to offer a formula for development for South Africa in the 1990s based upon the success of Japan, amongst other economic ‘winner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mplexities and debates surrounding Japanese modernization make the application of ‘lessons’ extremely problematical. Points of controversy arising out of the two ‘miracle’ periods of Japanese economic growth, the Meiji era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post World War Two era, are examined in some detail. The Tokugawa legacy, Japanese ethics and in particular Confucianism, capital formation and investment spurts, the agricultural contribution, militarism and economic gains from warfare, the role of the state, the zalbatsu and business structures, dualism, labour supplies, export performance and finally education are all factors central to the debate on caus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Japa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ve and very tentative ideas about ‘lessons’ for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为摆脱人类生存困境,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念,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hina and India (Chindia) have begun in recent years to enjoy growing measures of economic success, reversing centuries of structural poverty and negligible rates of economic growth.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varying cultural propensities—Hinduism in India and Confucianism in China—and their impact on each country's economic turnaround. It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hat shaped Chindia's perspectiv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how external forces contributed to domestic policy-making. It also addresses three ways in which culture can affect economy and two major events that cemented the direction of Chindian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the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and India and their respective impact of culture on development. It asserts that the forces of culture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o matter,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for a nation to reverse its deprived and stagnated situation and to achieve a status of economic powerhouse.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在催生现代社会方面提供了精神资源,并为现代社会结构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依循着先贤的观点,通过梁漱溟先生社会结构理论这一独特视角,来中国儒释道三教是否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法治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牢牢占据中国主流意识地位,成为人们行为规范和组织社会的思想渊源.特别是在社会调控方面,既是人们思想行为之基础,又是社会组织之依据.思想控制与组织体系的相辅相成,组成有效的社会调控网络.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及相应非正式社会调控的有效运行所形成的对社会的有效规制,导致了正式外在调控或制度化调控产生必要性的丧失,也即法治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要想在现代中国生根开花,就必须解决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代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相适应的问题。儒家之所以在近代中国面临那样大的挑战,都是因为儒家的道德伦理与科学、民主的时代思潮相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