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的窑洞     
<正>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居住风格。生活在这里的乡民们修房建屋不像辽阔的草原所营造的毡房和蒙古包,也不像广袤的平原修建的瓦房和四合院,更不像江南水乡临水而筑的别致阁楼,而是利用自然山形地势、因陋就简挖掘窑洞了。陕北人习惯于修窑洞、居住窑洞。这种习惯究竟起于何朝何代,迄今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以我猜测,先祖们从自然形成的山洞里走出来,从大树冠中迁下来,来到这千山万壑的深山中,便开始寻找安营扎寨、遮风避雨、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空心村废弃窑洞拆除整理和复垦技术,本文通过对陕北窑洞土体的现场踏勘采样,使用GDS动三轴仪将样本进行室内试验,提取样本土体的力学参数,并将获取的土体指标输入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废弃窑洞的ANSYS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窑体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窑洞孔径、窑腿宽度、窑洞拱顶覆土厚度及窑洞纵向深度;土地复垦过程中,综合考虑田块规模、农田耕作管理、复垦移动土方量等因素,每个小地块的面积控制在3 330~9 990 m~2之间,既可以得到较高的土方计算精度,又可以减少工作量,且便于机械化耕作管理。  相似文献   

3.
陕北人     
彭措 《西部人》2003,(2):34-35
东临黄河,西依子午岭,北靠古长城,南接黄龙山——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就是神奇的陕北高原;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近500万人们,共同构成了汉族人口中一个特殊的族群——陕北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记可载的历史上,有关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要借助于陕北和陕北人的历史来说明。陕北人在雏型、发育的阶段,陕北黄土高原一直是民族斗争的旋涡和战场。上古时代不作赘言,中古后的羌、氐、匈奴、鲜卑、稽胡、突厥、回纥、吐谷浑、党项、吐蕃、蒙古、土鞑、回回、番族等10多个民族,在陕北高原这座剑与火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4.
棘人 《中国西部》2012,(29):102-115
最近,一个有关“国外窑洞”的美图帖子遍及网络论坛。“窑洞”背靠绿色山地,青灰石料为“窑脸”,卧室、厨房、客厅都在地下掘进。就在欧美穴居逐渐成为有钱有闲阶层的最爱,并成为一种新的居住方式的同时,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的陕北窑洞却在静静经历着转变。  相似文献   

5.
屈伸 《新西部(上)》2009,(12):146-146
本文以陕西省永寿县监军镇为例,进行黄土高原黄土窑洞的开发和保护研究。论证了下沉式窑洞民居结构的合理性,经过改造就是现代节能生态型的最佳人居环境。依靠黄土地生态环境,结合进行保护性开发古窑洞聚居旅游,发展农村多种旅游经济,多渠道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将其纳入保护性、规划性、科学性的良性发展轨道,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庙上天井窑院民俗村,位于陕县西张村乡,距市区25公里,车程30分钟。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也是人类“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见证。窑洞建筑依地势而异,有平顶、靠崖和天井三种。平顶式窑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垒砌而成;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的一面垂直铲平,然后在平面上凿挖成形:而天井式窑洞:俗称“天井窑院”则是在平地挖一个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有的窑里还挖有小拐窑,用于储藏柴草、蔬菜等杂物,以增加使用面积。窑里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休息。出口是从窑院一角的窑洞内凿出斜坡通向地面,为住户进出之阶梯式通道。在通道一旁挖有水井一眼,供人畜用水。距井口3至4米,打有红薯窖,可储藏红薯,因井水能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使红薯保存得非常新鲜而持久。院中间挖有渗井1个或2个,同窑院深度一样,直径一米,底  相似文献   

7.
窑洞人家     
吕廷川  齐帅 《走向世界》2013,(8X):90-93
<正>满眼黄土、沟壑纵横、窑洞遍布……来到平阴县孔村镇李沟一带,让人仿佛置身于陕北的黄土高原。"老辈里生活不富裕,很多人挖土洞居住,生活好了,也都搬离了窑洞。现在,村里人又纷纷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种植蘑菇赚钱。"北毛峪村村民曹广仁这样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曲折的小道走进"窑洞村",走进了他家的窑洞。一进门是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客厅",继续前行是一个"三岔口"的中厅,由此分出东、西、北方向的三条长长的通道。这里是种植蘑菇的地方,一串灯泡发着柔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对"农具"的解释是: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悠悠岁月,陕北人使用的农具多为一种简单的手工农具。多少年来,陕北人就是靠着这些简单的农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艰难地维持着他们的生活。农具,在岁月的更替中磨损了又更新;  相似文献   

9.
姜安 《当代陕西》2011,(5):50-51
窑洞,原本是陕北高原农民安身立命的家。只因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转战陕北时期在窑洞驻足过,它们便与红色中国有了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0.
白英  王静 《中国西部》2015,(8):88-89
<正>小米是王土地的金子,以至于米脂县系因其"沃壤宜粟,米汁如脂"而得名。小米是陕北父老乡亲必不可少的食物,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陕北饮食习惯。其中,选用小米做成的米脂红米饭最为有名。  相似文献   

11.
隆冬的陕北,汽车在大山的夹缝中蜿蜒北上. 车拐进延川通往清涧袁家沟的一条峡谷,两边是一片片依山而建的原生态窑洞群落,沧桑、凝重、拙朴、端庄,宛若一幅幅黄土风情画,随着车的行进流动着、绵延着…… 突然,路对面挂满红辣椒的一排窑洞映入我的眼帘,一幅绝美的怀旧风情照!停车,拿起相机,下坡,穿过一条结了冰的小河,走进这座没有围墙的院落,院子已很是沧桑了,老旧的窑洞、剥蚀的窑面、残破的门窗、碾子、磨子、筐子、石桌、石凳、驴圈、柴草……还有鲜艳的辣椒.我对着院子专心致志地寻觅着、拍摄着.  相似文献   

12.
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它像黄土高原上盛开的山丹丹花,可爱而美丽,质朴而倔强;像陕北人酿造的黄米清酒,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安塞爱剪花的是妇女,全县会剪花的妇女达1万多人,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还不到10岁。  相似文献   

13.
蔡嘉励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他笔下的黄土原悲壮粗犷.裸露出塞上糙砺皴皱的胸膛.与关中丰腴富丽的肌肤相比.那种苦涩、倔强的品格是为突出。欣赏蔡嘉励的“窑洞画”.犹如听一曲浑厚质朴的“信天游”,使人亢奋。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2007,(1):78-78
陕北这片曾经孕育了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在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新征途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勇立潮头的时代骄子。写下了陕北人无愧于改革时代的新篇章。榆林市人大代表、榆林市上河煤矿董事长、陕北煤海艺术团团长李小平.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勇于实践。开拓进取.谱写出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创业之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东北民居     
焦跃鹏 《东北之窗》2008,(21):70-71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居特点也异彩纷呈,生活在不同时期、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在建造居所的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理念、创造着一种文化,既要讲求坚固、舒适等实用性,又要符合本地区、本民族的自然、人文实际,如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闽粤的碉楼等等。  相似文献   

16.
横山牛王会     
梁达 《中国西部》2006,(11):118-125
从峁庄返回的路上,一个问题不时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为什么陕北有这么多不同形式的宗教活动呢?它们的产生到底有什么历史渊源?而现在,又有多少人在真正关注着这片萦绕着信天游和吼唱着秦腔的黄土地……  相似文献   

17.
陈忠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路遥用自己的整个创作生命书写了这句至理名言.我们习惯说“陕北路遥”和“路遥的陕北”,那是他的生身之地,体验是直接的;更难得他在个人身份发生变化之后依然扎根立足陕北,从乡村到县城,从窑洞到矿井,继续着他的体验,这种直接的体验无疑是路遥独得独有的,也是成就他的创作的独特风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2月18日这一天(农历大年三十),记者一大早从西安赶到梁家河村时,已是下午4点多.进了村,远远看见有人在村委会大门口挂灯笼. 灯笼又大又红,与大门口的红对联、窑洞口沿顶端的国徽、窑顶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相呼应,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相似文献   

19.
久闻延安纪丰实业集团董事长纪斗贵先生是位乐善好施的企业家,所以《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在推荐“2009’十大经济新闻人物”陕西片候选人时,我首先想到了他。在朋友的引见下,我与纪斗贵在西安新城广场西边的“陕北人家”饭馆相识了。陕西人直爽,陕北人豪放,只三五句话,我与纪斗贵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跟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特性;分析了当代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探索陕北民歌发展的途径:首先,陕北民歌应保持它一些原有的音乐元素;其次,陕北民歌不应当受现代流行音乐思潮的冲击,更不能被其所掩盖或淹没;第三,陕北民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