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资企业的出口额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人民币汇率面临进一步升值压力的条件下.中国需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通过扩大进口、增加内需来缓解贸易顺差进一步增长。人民币升值为中国购买相对便宜的美国资产带来机遇.我国需利用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加快对外投资步伐.通过全球范围的跨国投资实现中国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逐渐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产业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各个产业的FDI溢出效应,证实了FDI溢出效应存在。将我国FDI的产业溢出效应分为企业内部溢出效应和企业外部溢出效应,发现两者作用几乎同等重要。对我国产业溢出效应的所有制结构分析,发现FDI对国有企业的溢出效应以企业内部溢出效应为主,而对乡镇企业的溢出效应以企业外部溢出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贝叶斯框架下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美、日、欧等主要国际货币区的货币政策(文章简称为"国际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我们发现国际货币政策在方向和力度方面的调整和变化能够通过其与中国的利率之差表现出来,进而对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贸易差额产生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首先,从影响的程度来看,国际货币政策在推出或退出等方向性变化时溢出效应尤其明显;其次,从时间上来看,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差额在不同时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中外利差的变化非常敏感,而人民币汇率和贸易差额的变化也会引起中外利差随时间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贸易差额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J曲线"效应,显示汇率弹性理论在中国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效应比较明显,可以部分解释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扩大。  相似文献   

5.
戴金平  张夏 《亚太经济》2017,(4):135-142
基于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数据,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水平并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汇率水平带来的"财富效应"与"成本效应"对中国企业是相互抵消的。同时,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波动反而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显著的风险偏好特点。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会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Pesaran边限协整检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升值背景下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时变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在样本期内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和经济增长均对FDI的流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与FDI的流入对人民币汇率的反馈机制并不存在,FDI流入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表现出强烈的以"投机套利"为主要目的的"本土特征"模式。且同期的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同样表明,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能够有效促进FDI流入,而经济增长和FDI流入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反馈机制依然不存在。这意味着政府当局在保持经济适度规模增长的同时,尤其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制定适当的政策保持汇率稳定,以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而导致外资迅速流入进行投机套利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经贸关系和金融关系的"辅车相依"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影响力的日益彰显,中国还只是美国货币政策效应外溢的简单接受者吗?基于此质疑,文章采用边际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引发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但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不会显著改善美国对华贸易,却会抑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行为。此外,面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外溢,美国货币政策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经贸关系和金融关系的"辅车相依"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影响力的日益彰显,中国还只是美国货币政策效应外溢的简单接受者吗?基于此质疑,文章采用边际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引发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但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不会显著改善美国对华贸易,却会抑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行为。此外,面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外溢,美国货币政策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变动投资效应的企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素华 《世界经济》2008,31(5):44-55
汇率变动会通过利率平价条件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选择,也会通过购买力平价条件影响商品国际竞争力,企业在汇率变动条件下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基于对汇率变动的财富效应、需求效应、成本效应和风险效应的综合考虑。我们以引入风险因素的效用函数为基础,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2005年7月21日)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投资影响以及对中国不同资金来源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和对美元持续升值,有助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投资增加,其新增投资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内贷款。  相似文献   

10.
孟寒  严兵 《世界经济研究》2020,(4):95-106,M0004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刘兰 《特区经济》2012,(5):69-71
从长期来看,汇率变动必将改变国内资源配置的方向,进而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国内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重点阐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指出中国要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坚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并且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美元本位与中美贸易顺差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理论中,本币升值会导致净出口减少。但是,自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上升,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美贸易顺差之谜"。本文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Redux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分析美元本位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经验检验发现,美元本位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的重要原因。美元本位的作用越强,汇率的传递效应越弱,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越小。在汇率传递的不对称影响下,美元本位可能导致汇率对经常项目影响的逆转。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14.
周露琼 《特区经济》2014,(10):104-107
本文结合人民币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我国198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FDI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位置对我国FDI的流入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沿海省份具有相对的地理位置优势,更容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场规模与市场潜力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越大,FDI流入越多;3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呈显著地负向关系。劳动力成本越低,越能吸引更多的外资直接投资;4实际有效汇率对FDI流入产生显著地正向效应。实际有效汇率升高,本币贬值,更容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验证了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制;然后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对传导机制进行验证,并具体考察了1981~2010年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能够通过价格水平、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和FDI 3条路径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中,价格水平和进口是两条重要路径,FDI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whether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ub‐Saharan Africa results in productivity‐enhancing technology transfers to sub‐Saharan African manufacturing firms. As trade flows between countries potentially results in interactions that lead to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we parameterize the lev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or African manufacturing firms as a func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 and for the country in which it operates, trade openness with China,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th micro‐level data on manufacturing firms in five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we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of firm‐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between 1992 and 2004. Our parameter estimates reveal that across the firms and countries in our sample,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ity‐enhanc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with China. In addition, increasing trade openness with China has no effect on the growth rat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o the extent tha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growth is a crucial determina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the long ru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reasing trade openness with China is not a long‐run source of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for sub‐Saharan Africa.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的关系表明:从短期看日元剧烈升值对日本对外贸易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了日元升值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措施来化解矛盾;从长期看日元升值并没有给日本对外贸易的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研究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间的关系,对同样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成谬误”与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相似文献   

19.
最大债权国困境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汇储备额居世界首位的中国而言,除美国国债外,并无其它合适的投资形式可以满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要求,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因此陷入了最大债权国困境,增持、减持左右为难。解决最大债权国困境的金融策略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出了正确一步,但需解决境外人民币供给与需求意愿的现实障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何巍 《特区经济》2010,(7):19-2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外汇储备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外汇储备在体现我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正是对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过快增长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外汇储备激增会带来储备的持有成本过高、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引发通货膨胀和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等负面影响。为了解决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过快增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改变原有盲目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建立新的外汇管理机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