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资源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衰退等普遍存在并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水资源资产管理制度被视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制度性创新之一。由于我国特殊的应对水资源问题和深化水利改革的需要,水权制度的广泛应用、土地制度和农村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水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产生背景。然而,水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四个难题:存在性难题、范畴性难题、公平性难题、研究范式难题。由于经济学中资产产权理论的局限性,本文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理论,唯物史观出发,认为唯物史观是从社会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解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在指导水资源资产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这四个难题背后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利用唯物史观对这四个难题进行了详细解析,并回答了相应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管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一种干预和组织。本文重点讨论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管理体制,寻求水资源管理创新途径,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高效节水农业试验资料,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农业节水的各项技术措施,提出我国农业高效节水的主要措施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农艺措施和加强节水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周福 《理论观察》2013,(3):39-40
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国民心理问题,从积极国民心态的视角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理论探讨。积极国民心态对社会管理有其重要价值,是其实现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基础,能够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是社会管理目标的题中之义,最后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路径应从先进思想文化建设、国民心态监测与疏导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社会管理队伍自身建设以及积极国民心态培育与塑造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环境脆弱、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水资源短缺的特殊区情,西北地区应选择生态经济型的城市化战略,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网络发展模式。为保证生态经济型城市化持续发展,西北地区应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生态型”产业、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城市管理制度,促使城市社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与水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国家必须对水资源与水权实施监督管理。国家水资源监管机关对水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及运营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水权管理法律制度是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水资源监管机关代表国家全面统一行使对全国水资源的监督与管理。冲破过去“分散与零乱“的管理体制,要求水资源监管体制重大变革与创新。这必然涉及经济体制纵深改革和《民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  相似文献   

7.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制度创新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制度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制度基础之一。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客观必要性、主观可能性和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制度创新构想等方面来讲,这一问题显得紧迫而必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最严格水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及水污染防治计划的落实,我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协调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不仅涉及水资源自身,还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将是近期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吉林省松原市的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其具体做法和成效,同时提出措施建议,以便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使用方式及管理方式等的分析,提出水资源保护及污染治理的具体对策。要加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节能教育,推进全面节水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必须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当前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面临工程基础薄弱、水资源短缺及用水浪费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严重挑战,但是也迎来了建设管理的黄金期.要从完善法律制度、创新产权管理、培育合作组织和转换政府职能等方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